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孤独的火光
抉择时刻
文苑撷英
郑州地理
村头(速写)
新书架
随笔
商都钟鼓
秋江渔隐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地理

东周路的由来

王瑞明 杜丰芮

东周路位于郑东新区东南部,北起商鼎路,南起安平路,全长1200米,宽25米。2004年郑东新区在起步区地名总体编制中,为体现历史文化,符合古今实际,将从北向南走向位于东周村西侧的一条道路规划名叫东周路。2005年12月28日,经郑州市地名管理办公室正式批准,命名为东周路至今。

东周路的由来与东周村有关。

相传,东周村从前是一片沼泽地,后久积成为风沙地,种上庄稼,苗长得稀稀拉拉,到了收获季节,只能是种一葫芦收俩瓢,农民穷得叮当响。据《周氏创建祠堂碑》载:明朝永乐初年(1403年),山西洪洞县周龙、周虎两兄弟迁居这荒芜的地方。他们选择了朝阳辟风的七里河(古名龙须沟)河湾,跺墙筑舍,开始了新的生活。尔后,为了生计,利用河水造起水打磨,专给制香作坊磨树皮香末,出了名。由于经营水磨人姓周,人们从此便把这里叫为水磨周。周姓家族繁衍生息,人口兴旺,逐渐成了大户。据老村民说:周家有一位捐资义学、赈济贫苦、惠及乡梓、人多传颂、受人敬重的老人周天章,至今还受到村民们的怀念。民国《郑县志》载有:周天章世居水磨周,他喜读书,急公好义,七里河环绕其村,他于清乾隆60年(1795年)禀官立案,开渠灌田,分秧种稻,蓄水养莲。10余年间,稻田千顷,荷藕满乡,郑州大米冠河南,盖自此始。后又称为水磨周村,习称水磨三周(东周、中周、西周)。这里是东周,故名东周村。随后,水磨村人口不断增多,形成了街道,南北延伸,东西扩建,从东往西划分为古城、东周、西周、中周和新中周,后来人们又习惯地称为“水磨5周”。现如今,这里已兴旺发展起来,人众粮丰,生活富裕,村民变市民,农户们住上了形式各异的高楼,宽阔的柏油路贯通村中,大型超市布局在村中央,旧貌换了新颜。已成为郑东新区商都路街道办事处一个较大的五洲汇富社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