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环节综合整治“地沟油”
公交又增新线路
郑西高铁暂不发售
9月30日以后车票
今起郑东新区
三条道路更名
郑州建设两化融合
试验区方案昨出台
河南十大新锐旅游景区出炉
图片新闻
部分小区供热管网开始试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进台企系列访谈

(之二)

黄河岸边

万亩荒滩变绿洲

本报记者 赵文静

“从懂事起,我就知道是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台商连万生在河南的事业,源于对母亲河的眷恋。

7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连万生来到郑州黄河岸边,为其雄浑气势所深深吸引,同时也为母亲河边湿地及滩地生态的日益恶化而忧心忡忡,于是萌生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保护黄河滩地生态环境的设想。

黄河流过邙山以后,进入平原区,河道也由几十米宽变成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河道两岸有大片的荒滩,这些荒滩是用来防洪、行洪,不能耕种也不能居住。由于这些滩区缺少绿化,土地沙化严重,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给周边的城市和乡村带来沙尘天气。

“在这里承包一万多亩的荒滩,开发农业,搞生态旅游,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个疯子。”连万生称,自己的选择最初并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和看好。但是,选择了开始,就没有退路。2003年,连万生在郑州成立了河南富景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黄河湿地、滩地和丰富的水资源等自然优势,以生态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观光带动特色农业。历经起步的艰辛和早期的探索,连万生终于开辟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一片天地,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黄河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如今的黄河富景生态园已完成投资1亿元,建成集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休闲度假、科研实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清新的空气、成片的树林、环绕的绿水、富足的物产……从惠济区八堡村由南向北越过黄河大堤,昔日的荒滩已变成景色宜人的绿洲。

指着生态园百亩葡萄,连万生说,这种引自日本夏黑的无核葡萄,每亩可达到4万至5万元的产值,产值比普通葡萄增长数百倍。现在,园区共有13种农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公司也被评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并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我们经常邀请台湾的农业专家来这里与本地农业专家进行交流,还建立了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周边农民也可以过来学技术。”出生于台湾一个农民家庭的连万生,凭自己的力量,积极推动着两地农业的交流合作。他说,河南是农业大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而台湾现代农业起步较早,双方合作的潜力很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