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也门总统强调提前大选未谈辞职
“利剑·2011”反劫机演练哈尔滨举行
天宫一号29~30日择机发射
防御台风“海棠”和“纳沙”
我国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
今年将赴“冰盖之巅”工作
利比亚发现群尸坑
卡扎菲部分家人前往埃及
保加利亚骚乱127人被捕
法国左派取得胜利
商务部要求在全国范围
推广周末车载蔬菜市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天宫一号29~30日择机发射

据新华社酒泉9月26日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天宫一号发射任务已进入临战状态。

“根据天气预报,发射场在27日和28日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崔吉俊说,“原定于27日至30日之间实施的天宫一号发射,将在29日至30日之间择机实施。”

“火箭的加注还没有实施,但正在做准备工作。包括发射场区和飞行航区在内的全区测控通信系统已在25日进行合练并取得了成功。合练后,本次发射任务的整个状态就固化了。”崔吉俊说,“但也并非说到了不可逆的状态,我们在日程选择上还有一定的余地。”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陆晋荣介绍,8月18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虽然故障出在了火箭系统,但发射场系统仍然进一步检查了整个发射方案和流程,在组织计划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加强和完善。

“我们采取‘双想’的办法:即预想,往前做工作,看看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回想,看看曾经做过的工作有没有不到位的情况。”陆晋荣说,“此前之所以推迟发射天宫一号,是因为担负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长征2号FT1火箭与出问题的长征2号丙火箭有类似之处。这一个多月以来,经过补救和加强,已消除了隐患。”

据崔吉俊介绍,天宫一号对发射场提出了50余项新增技术需求,总的技术状态变化共有上百项。目前,所有项目均顺利通过了验收评审,拟制的数百份试验文书均按要求完成了审批,参试的软件全部通过了检查评审。

天宫一号工程概况

神舟七号任务完成后,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重点突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为建立空间实验室做准备。而“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形,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天宫一号”重八吨,类似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发射“天宫一号”后两年内,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这基本上要在两年之内完成,因为“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交会对接以后,2020年就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空间实验室≠空间站

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空间实验室的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 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地面,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乘飞船返回。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天宫一号”上天干啥去

“天宫一号”试验目的很明确,突破无人交会对接技术。这是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基础。

根据规划,中国发射“天宫”一号之后,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天宫一号”如何实现对接

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