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最后一次说爱你》
重 阳 节
孔祥敬的诗
品位
喝高了
tpzz2110973
tpzz2110967
tpzz211096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 阳 节

刘文泽

农历九月九日,称重阳节,又名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女儿节。

据《易经》“阳爻(音尧)为九”说,爻组成《易》卦的长短横道“一”、“一一”,“一”为阳爻,“一一”为阴爻,两九相重,日月并阳。于是这天被称为“重阳节”;又传东汉时,汝南郡(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距上蔡县城仅30公里)汝河一带瘟疾四处蔓延,百姓惊恐万分。有个叫桓景的小伙子,为学习消灾救人的法术,历尽艰辛入大山,拜半人半神的道士费长房为师。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瘟魔要行凶,你快回去登到山岗上,将装有茱萸(音朱芋,落叶乔木,有山、吴、食三种,可以入药)的绛囊(即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再喝些菊花酒,就会将瘟魔击败。”桓景依计而行。九月九日,汝河恶浪滚滚、云雾迷漫,瘟魔离开水面,耀武扬威地朝山岗(今上蔡城西芦岗镇玩河楼)也叫望河楼或望花楼)走来,因茱萸异香穿心、菊花酒气味刺鼻而难以靠近。趁瘟魔脚跟未定,桓景挥剑激战,不多时将其斩于山岗下,拯救了父老乡亲。从此,四方百姓在这天都登高避祸。久而久之,欢度重阳被演变为民间习俗。

如今欢度形式越来越多。有蒸面糕(称重阳糕)相互赠送者,有相携登高饮酒者,有文士赋诗唱和者,有在道旁湖畔写生者,但更多的是举行登山旅游、观赏菊展、持竿垂钓、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活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