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九”接近尾声,“银十”即将到来,经过半年多的限购,郑州楼市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市场上,一方是仍然不见放松的调控政策,一方是仍在降价问题上纠结不已的开发商,第三方,则是对后市存疑、观望依旧的准购房者。 “金九”成色不足 “金九银十”是楼市最为重要的节点,也是各地产公司抢占全年业绩的最佳机会。但是在普遍的观望情绪下,想“撬开”购房者的钱袋却并不是简单的任务,进入九月以来,郑州以及全国大中城市销售量表现平平,并没有出现以往旺季旺销的景象。 据统计,全国主要城市9月以来新房周均销售量环比下降25%。其中,一线城市下降31%,二线城市下降22%,三线城市下降23%。价格方面,成交价停涨的趋势愈发明显。1至8月,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比去年全年的成交均价降低6.6%,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也呈现出成交量低迷、房价趋稳的态势。 同时,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也前所未有的低迷。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三季度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未来一季度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限贷”、“限购”等调控政策逼走了大量的投资投机性需求,自住性需求者往往继续观望乃至弃购,有效需求不足,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已成不争事实。按这一趋势,褪色的“金九”之后,市场能否迎来像样的“银十”依然是个未知数。 购房者持续观望 楼市没能在“金九”华丽转身,使买卖双方陷入了更加深度的博弈之中。在这一轮博弈中,买方市场逐渐显现,价格的“铜墙铁壁”开始被撕开一个又一个缺口,但消费者对当前开发商所抛出的“特惠”、“一天一套特价房”、“最高优惠6万元”等试探性的促销手段显然并不满意。 “十一”黄金周近在眼前,市民钟女士此前看过楼盘的置业顾问纷纷通过电话或短信追着请她去买房,不过钟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所看的楼盘要么不降价,要么降价幅度不大,有的降价则附带有“全款购房”等前提条件,“这种折扣方式让人感觉开发商明显缺乏降价诚意,虽然开发商的态度比原来积极得多,而且可选择的房源也不少,但我准备再等等看。” 像钟女士一样依然选择观望的市民不在少数。 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进京分析指出,在省会郑州,一些楼盘通过阶段性的“策略性降价”来维持当前市场的活跃度,但整体市场真正降价的项目为数不多,具体每一个楼盘价格调整幅度也未到位,这导致了“金九”市场成交尚未激活,整个市场成交趋势维持量低价稳的态势。 赵进京认为,当前仍处于阶段性的市场博弈阶段,如何激活当前的楼市成交量,缓解当前库存相对较大的市场压力,同时使房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成为当前楼市发展的关键。“即将来临的‘十一’,对于各大房企来说,也将成为进一步试探市场的一个机会。” 开发商欲降还休 记者了解到,在市区楼盘中,不少开发商打算趁着“十一”这个传统的楼市销售黄金期抢闸推货。毫无疑问,价格将是决定今年“十一”黄金周楼市成色的根本因素,一个令人纠结的事实是:眼下,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对价格相当敏感。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金九”变“铁九”,“银十”将成为今年开发商抢夺客户、回笼资金的最后一个机会。 楼市“金九不金”造成的库存量放大,可能成为之后“银十”期间楼市全面降价的一大推动力。 “目前的各种打折优惠,都是开发商缩小自身利润空间,拓展客户群体的营销手段。”位于长江路的某楼盘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十一’的销售如果没有小高潮的话,‘十一’后或许会有更进一步的降价。” 调控不放松,成交量起不来,房价走低已成必然。不过,由于真实住房需求依然旺盛,加之房地产销售方面的特殊性,房价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短期内大幅下调的可能性很小。不少开发商表示,“十一”黄金周期间,温和降价、变相降价仍然将是他们应对楼市调整的主要策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