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节日不应是农产品涨价的推手
无腿老兵“爬”出让人仰望的高度
如何看待卖地收入21年增长6732倍
工资涨幅跑输CPI是一剂“清醒剂”
信息公开有何难
弘扬“袁隆平式财富”
很有必要
“不扶老人”的理由也许并不那么堂皇
警惕民间借贷风险的多米诺效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工资涨幅跑输CPI是一剂“清醒剂”

近期《经济参考报》公布的一份人力资源指数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在中国15个城市的4个重点行业中,工资涨幅都输给了物价涨幅。虽然多数城市工资总额在提升,但是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工资多数呈下降态势。全部15个城市4个行业,与2010年6月比,实际工资下降5%。

应该说,这份数据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劳动者工资涨幅跑输CPI这一事实,不能不让我们格外警惕。眼看一年已经过了大半,工薪族的收入还在和CPI苦苦相争,实际上在提醒各级主政者:今后的措施需要格外给力,才能越过通胀压力这道坎,顺利到达“倍增”的彼岸。倘若掉以轻心,知难而退,很可能到时会给广大民众一个空心汤圆。

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吴祥钧特别强调:居民收入倍增应该“是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倍增”,“是缩小基尼系数下的倍增”。所谓“扣除物价因素”,就是民众收入要跑得过物价上涨(CPI);所谓“缩小基尼系数”,就是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不以财富“人均数”障眼。像上述调查数据所反映的那样,“多数城市工资总额在提升,但是……实际工资多数呈下降态势”的情况,显然是纸上的政绩,与百姓实际幸福无关。这样的增长,是难堪的负增长。

但是我们也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蒙蔽。我们只要坚定信心,沉着冷静,迅速调整政策,应对得当,居民收入的倍增就一定不会泡汤。反之,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放松责任、追求表面政绩,就交不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近日,刚刚从美国做经贸考察归来的经济分析家、南京证券总裁步国旬先生就此问题,回答了评论员的提问。

步国旬认为,的确,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当前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影响还很大。下一步,美国、欧洲还会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进行全球性的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复苏。西方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必然导致热钱向中国流动,促使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为了控制物价上涨,我们必然要采取货币工具进行调节,收紧银根,这肯定要给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

但是步国旬对民众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并不怀疑:虽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通性越来越强,但只要应对得当,民生所受影响仍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迈过眼前这道坎,今后的经济形势会看好,因而收入倍增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地方政府不能无所作为,因为如今财政还比较富裕,应该对企业给予政策性扶持,减轻他们的税负,放水养鱼,使企业有能力做到第一次分配向工人让利;在第二次分配即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上,政府也需通过减税、清费、物价补贴等手段让百姓口袋里长钱,刺激百姓消费,拉动内需。总之,政府有很多事要做,就看做得怎么样了。 西 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