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万亩鱼塘鱼肥景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万亩鱼塘捕鱼乐
成千上万在水中畅游的各色鱼儿
捕了一塘又一塘,近200捕鱼人在万亩鱼塘享受捕鱼生活。
每天都有很多陕西、天津、北京等外地客户来批发鱼,让黄河鲤鱼跃向全国。
小小的窝棚是渔民抵抗风雨的栖息地
撒下渔网

□策划 杨光 王璇

本报记者 陈靖 通讯员 许元甲 摄影报道

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片湿地,赏心悦目随风舞动的野生水草,整齐划一纵横阡陌的万亩鱼塘,不时从草丛中飞出的野生水鸟,灼阳下爬上岸边晒太阳的甲鱼,成千上万在水中畅游的各色鱼儿……

这里,是黄河畔的荥阳市王村镇水产品养殖基地。从1986年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以来,目前连片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5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规模的连片水产品养殖基地。

鱼肥景美

黄河水质好,溶氧足,水体净化能力强,养成的鱼体态健壮,颜色鲜艳,口感好。该基地投放的黄河鲤鱼苗,都经过国家水产种质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属于优良品种,产量比普通鲤鱼高出30%。为了增加塘内鱼类的抗病性和生长力,大多数鱼塘采取的是混养方式,把各类鱼苗混在一起投放,基地以黄河鲤鱼养殖为主,还有草鱼、武昌鱼、鲢鱼、黄河鳖等30多个品种,鱼肥景美。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度王村镇水产品养殖基地水产品总产量为1180万公斤,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无公害淡水鱼养殖基地,全国最大规模的黄河鲤鱼连片养殖基地。

幸福生活

45岁的鱼老板张德富是湖北洪湖人,8年前从老家来到王村黄河滩区,租了200亩黄河滩地,推出了8个鱼塘,开始了他的养鱼之路。当问到鱼的销路时,张德富说:“平时陕西、天津、北京很多客户都来这里批发鱼,咱渔民不愁这个。”

“这里的渔民大部分都是郑州郊区过来的。去年,我的鱼塘就赚了将近40万元。从当年的几十亩,到现在的200多亩,今年还要再扩大一百来亩。”1993年,怀揣满腔热情,从金水区柳林镇来到王村镇的刘建民开始承包鱼塘,搞水产养殖。“今年鱼儿长势特别好,我又雇了4个工人,现在,我们养殖劲头更足了,也更有信心了。”

渔业正兴

王村镇渔业开发始于1986年,镇里出资修建河滩道路,挖塘抬田,抽水压碱,改造低洼盐碱荒地、低产田,引导农民发展水产生态养殖,到2010年年底,王村镇渔业面积达到1.5万亩,渔业产值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3%,成为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产业之一。

2008年,由荥阳富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荥阳市王村镇黄河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个人单枪匹马干,资金、销路都成问题,走了不少冤枉路。”渔民张德富说,自从渔民有了自己的合作社,有了集体智慧力量的注入,鱼塘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王村黄河滩区处在郑州市沿黄旅游观光产业带、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景区和孤柏渡景区、虎牢关景区的重要节点位置,王村滩区渔业基地又处于沿黄现代渔业开发带中心位置,随着宜居健康城建设,以黄河滩生态渔业风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将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观光。同时,也将拉动交通运输、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