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闪光门铃照亮聋哑人心坎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闪光门铃照亮聋哑人心坎
35万元让聋人生活更方便
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在市残联检查项目

“闪”、“闪”、“闪”……“客人来了,我要赶紧去开门了。”昨日,聋人小丽用手指指大门,用肢体语言诉说着,然后她从座位上起来去开门。小丽白发苍苍的母亲王全枝说:“我终于不用当她的耳朵了。”

一个闪光门铃,让小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听”到客人的门铃声,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方便。

今年,为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本着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的宗旨,郑州市残联与郑州慈善总会深度合作,签订了为我市2000名聋人免费发放闪光门铃的“爱的光芒”聋人援助项目协议书。

昨日,记者和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一同来到郑州市残联,了解该项目的进展情况。

数据显示,和小丽一样,全市共有2000户聋人家庭受益于“闪光门铃”。

闪光门铃方便聋人生活

家住二七区铁英社区的小丽今年25岁,她原本是个可爱女孩,但是早年一次注射药物导致耳聋,从而进入无声世界。

“因为小丽听不到,我平时都不敢出门。”母亲王全枝说,“家里要是来了客人,她根本听不到门铃声和敲门声,也没法接电话,我要充当她的耳朵。”王全枝说,曾经有一次,小丽的父亲出差在外,她出门买菜的时候忘记了带钥匙,回到家之后,她又是敲门又是摁门铃,还不停地给家里打电话,但是由于小丽根本听不到,没办法给她开门,“那次我在门外叫了两个小时,后来还是小丽自己饿了,开门看看我怎么还没回来,我才能进到屋里。”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要遇到几次。

几个月前,得知可以给家里安装闪光门铃的时候,王全枝马上提交了申请,不久之后,她的家中就有了这个会发光的门铃,她可以放心地让小丽一个人在家了。

现在,小丽只要看到门铃上闪闪发光,就知道有人在按门铃了。王全枝说:“自从装了这个闪光门铃,有客人来或是家里人回来都方便多了。”

2000户聋人家庭受益

今年1月,在郑州慈善总会、郑州市残联举行的“郑州市残疾人助残帮扶百日行动居家温暖帮扶暨就业援助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爱的光芒”——聋人援助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决定对2000户贫困聋人家中安装闪光门铃。

郑州市残联理事长杨惠春告诉记者,项目启动之后,2月初,各县(市)区残联均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布置此项工作,要求对辖区内听力残疾人家庭逐户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摸清情况,并积极向他们宣传装配闪光门铃的重要意义。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各县(市)区残联将有需求的听力残疾人按照残疾等级高低及家庭情况进行分类登记。4月份,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按照“低保重度听力残疾人优先、一家多名听力残疾人优先”等原则,拟选出1637家听力残疾人家庭和363家老年听力障碍家庭为本次援助对象。5月初,在村、社区通过张榜形式,向群众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没有接到任何举报,从而保证了此项援助项目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在确定受助对象后,郑州市残联通过市场调研、资金预算,将所需物资金额形成书面报告,报郑州慈善总会审批后,与郑州市康教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签订供货合同,以每套175元的价格购买闪光门铃2000套,共计35万元整。

2011年6月,残联组织符合申请可视闪光门铃的听力残疾人登记填写了《爱的光芒——聋人援助项目个人申请表》,经区残联汇总、初审和市残联复审后,分两批将门铃发放到受助残疾人手中,并做好签收工作。截至2011年7月,闪光门铃全部发放并调试完毕。

让更多残疾人得到救助

翻看着整齐而完整的救助资料,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感慨良多。

“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市残联将目光投向这些家庭贫困的聋人,我觉得意义很大,我们的项目能给他们一些希望和支持,让他们生活更加方便。”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郑州众兴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丽如是说。“我认为这个项目做得很好,希望可以坚持下去,帮助更多的聋人。”监事会顾问、郑州市审计局总经济师谢书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将继续募集资金,希望救助更多的残疾人。”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州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万民表示,为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救助,将充分利用救助政策,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能,同时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中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健康快乐地生活。

对此,杨惠春也表示:“聋人援助项目工作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听力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推进了我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及改造。我们将加大投入,使更多的残疾人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李 娜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