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打造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给力郑州都市区建设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馆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今日举行
成品油价格今起下调
美参院通过议案
为排华法案道歉
黄金周全国铁路
发送旅客6700万
全国发现
“小金库”逾5.8万个
滨保高速特大交通事故
35名死者身份已确认34人
黄金周全国接待
游客3.02亿人次
hxe11102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给力郑州都市区建设
搭建信函媒体平台
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创新集邮文化平台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构建报刊发行平台
助推文化产业繁荣
郑州市邮政局局长庞殿超
邮政聘请的农技师现场指导农民种田
环境舒适、设施一流的郑州邮政旗舰店

打造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给力郑州都市区建设

抢抓战略机遇

服务社会民生

——市邮政局局长庞殿超在第42届邮政日纪念活动上致辞

普天同庆,乐曲如潮。在举国上下欢度新中国62岁华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42届“世界邮政日”。我谨代表郑州市邮政局,向全市广大邮政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郑州邮政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邮政客户表示衷心的感谢!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是今年我国“世界邮政日”继续沿用的活动主题,更是中国邮政人一直秉承的服务宗旨。伴随着中原崛起、郑州跨越式发展步伐,郑州邮政的现代化企业形象,不断延伸的邮政网络,逐步提升的服务能力,处处彰显出现代邮政的便捷与魅力。今日的郑州邮政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服务社会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邮政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郑州邮政大力推进业务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不断提升邮政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真诚服务“三农”,广泛宣传郑州文化旅游资源,主动参与公共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全力助推中小企业腾飞,为促进郑州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用邮客户的肯定和好评。与此同时,郑州邮政自身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较1998年年底分营时增长了近5倍;企业综合绩效在全国省会局排名一直名列前茅,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评为“2010年度全国邮政用户满意企业”。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关键一年,郑州邮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担负起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坚定不移地履行党和政府的部署要求,同时紧紧围绕省邮政公司提出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抢抓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邮政行业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 “三农”能力,大力发展邮政文化创意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服务方式,不断提升邮政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标准的用邮需求。

我们热切希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邮政客户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理解、支持邮政事业,共同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建设和郑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2年风雨兼程,12年锐意改革,12年蓄力发展,12年创下辉煌。自1998年年底独立运营至今,郑州邮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已走过12年。12年来,郑州邮政在市委、市政府和省邮政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邮政行业和网络优势,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积极服务“三农”,大力宣传郑州文化旅游资源,在自身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打造服务“三农”平台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近年来,郑州邮政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服务“三农”号召,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路子,不断树立为民服务新目标,全力做好服务“三农”这篇大文章。

郑州邮政充分发挥在农村网点多、覆盖面广、品牌信誉好的优势,依靠邮政网络和资源优势,开创“整合支农资源+优质农资配送+全程农技服务”新模式,在全市建立起了6个小麦、玉米万亩示范方。在实施这一工程过程中,郑州邮政还聘请优秀农技人员对示范田进行技术承包,免费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与气象部门合作,投入使用高科技气象设施,及时准确掌握气象信息,从而实现科学种田。农民朋友高兴地说,邮政不仅把优良种子和放心化肥邮给我们,还把科技种田“邮”到田间地头。

杨连军是新郑市八千乡雷庄村村民,自经营村邮站以来,村民们得到了实惠,杨连军个人也得到了较好的收益。“原来没有想到咱邮政上的商品有这么多种类,还有人专门手把手地帮助我整修门头、布置场地、配送商品,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寄信寄包裹,能购买邮政代销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享受充值卡、彩票、机票等各种代办业务,使我真正得到了实惠,和邮政合作心里感觉有了依靠,我办好村邮站的信心很足!”杨连军高兴地说。近年来,郑州邮政大力开展农资、日用品配送以及村邮站、连锁超市建设等工作,努力将传统邮政业务和新邮政业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邮政服务“三农”村邮站1501个,连锁超市1415个。通过村邮站、连锁超市的建设,郑州邮政把省内各地生产的适合农民消费的知名商品引入农村,同时把各地名、优、特农副产品运进城,逐步建设成一个服务社会、服务“三农”双向高效流通的服务体系。

在城市区域,郑州邮政着力做好连锁超市和便民服务站的“选建管”工作,大力开发邮政代理业务,送服务进社区,方便社区居民。伴随连锁超市和便民服务站的不断建设和完善,社区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代缴水费、电费、气费、话费、有线电视费、保险费以及代购公交IC卡、飞机票、长途汽车客票、各种公益彩票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

搭建信函媒体平台

助力中小企业腾飞

邮政信函媒体,是邮政利用商业信函、账单、邮送广告、邮政贺卡等独具特色的信息载体,依托邮政庞大的数据库资源和投递网络,通过邮递的方式,将企业的产品信息准确寄达目标客户手中的一种媒介形式。邮政利用信函媒体服务中小企业,是发挥行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郑州邮政结合本地经济特点,细分市场,积极为汽车、教育、银行、保险、零售等九大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名址信息和先进技术设备,提供策划、制作、寄递和信息反馈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拓展市场。此外,郑州邮政采取“BIU团队方案指导+名址人员技术支持+营销人员亲自登门走访”的方法,通过免费提供建库软件、名址数据、数据清洗、人员培训、托管代维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客户建设、维护自有数据库,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一致好评。目前,郑州邮政共为全市中小企业建库358家,建库数据量185.99万条,数据使用184.55万条,大大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和企业效益。

创新集邮文化平台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郑州邮政立足郑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邮票这一独特载体,既培育了集邮文化这一创意产业,又助推了郑州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把小邮票做成大文章。郑州邮政先后发行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专题邮票册、《中国郑州》邮票册、《中国八大古都之郑州》明信片邮票册、《根脉》明信片邮票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个性化邮票等,这些邮票都成为了一张张“郑州城市名片”、“中原文化名片”,大大提升了郑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软实力。同时,郑州邮政抓住地方政府宣传推介城市形象、加快招商引资的机遇,举办邮票首发式、集邮展览等活动,积极切入地方节会经济,开创了“邮票搭台、文化擂鼓、经贸唱戏”的发展模式,催生了独具特色的“邮票首发式经济”现象,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构建报刊发行平台

助推文化产业繁荣

郑州邮政充分发挥报刊发行主渠道作用,不断探索党报党刊发行新路子,拓展党报党刊发行新领域,提高报纸发行服务水平,积极调度、科学组织,全面实现全市镇以上党报当日见报,使党和政府的声音迅速传递到全市各地,更好地服务了广大干部群众和读者,也大大促进了省会媒体事业的发展;积极服务主流都市报、校园报刊等,通过一系列有效营销活动,有力提高了报纸、报刊的订阅量,从而提升了它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扎实开展“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已在全市建成“农家书屋”1319个,有效填补了农村图书市场的空白,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站在“十二五”开局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起点上,郑州邮政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战略部署,按照省邮政公司新一轮大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要求,围绕郑州邮政“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把郑州邮政打造成为现代的社会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担当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