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高尔夫挑战赛
郑州站激情开杆
这一次 又快没戏了
NBA取消常规赛前两周比赛
第八届残运会杭州开幕
“洛神”“县令”背后的奥秘
七城会绿城健儿点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链接
“洛神”“县令”背后的奥秘
有一部豫剧连接两岸双双出征国际艺术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上海举办。我市原创舞剧《水月洛神》和豫剧《斗笠县令》,作为50台入选剧目参演,原创舞剧《水月洛神》还被确定为开幕式演出。

有一部舞剧贯通古今

大型舞剧《水月洛神》是郑州歌舞剧院继《风中少林》之后,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多出文艺精品的中央精神而打造又一部取材于中原本土文化的精品力作。

以中国古典文学名篇《洛神赋》为依托,《水月洛神》以曹丕、曹植二人的兄弟相争和战乱中一个美丽女人甄宓的命运遭遇为线索,展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深度发掘人物戏剧性的张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同时,更在中国古典舞蹈的风格和样式上大胆创新,现代观念的注入,音乐、舞美、多媒体、服装、灯光等各种舞台效果的相融合,使整个舞剧充满新意,呈现出中国古典美学意韵,厚重的中原文化为《水月洛神》注入贯穿全剧的灵魂,全剧闪烁着中原文化的璀璨历史,承载着中国古典美。

《水月洛神》主创班子实力雄厚,精英荟萃:中国舞协常务副主席冯双白担任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导演佟睿睿、新版《红楼梦》80后作曲家郭思达、奥运会开幕式服装设计师凌麦青等纷纷加盟,舞美、灯光、多媒体等各环节的设计者均是国内顶尖高手。该剧特邀了优秀舞蹈艺术家李宏钧、汪子涵以及知名青年舞蹈演员唐诗逸等担纲主演。

2010年12月初,该剧在河南艺术中心成功首演,3月9日、10日、11日,作为河南的精品文化剧目,《水月洛神》登陆北京保利剧院,为两会倾情献礼,连演3场,一时成为京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和文化焦点。为使其真正成为彰显中原本土文化的舞剧精品,这次出征上海,剧组根据专家的意见再度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集中封闭排练。

有一部豫剧连接两岸

由郑州市豫剧院集结戏剧精英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豫剧《斗笠县令》将于21日晚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出。

全剧表现了清道光年间河南淮庆人曹谨调任台湾省凤山县令勤政爱民造福当地民众,为当地修圳引水的感人故事。该剧以现代人视角和当代人情怀,通过对曹谨这个不同于一般“清官”形象的艺术人物塑造,揭示了一种连接两岸、贯通古今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

这一次,来自中原大地的豫腔豫韵来到了中国文化的前沿阵地——上海,也带来了中原父老的期盼和情意。

双双出征国际艺术节

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其开放的文化胸襟、优质的平台资源,12年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今年艺术节是第十三届,筹备期间,组委会专家组跑遍世界各地,精心搜罗和筛选近年来涌现出的舞台艺术精品,最终确定50台国内外优秀精品剧目,其中国外剧目27台,国内剧目23台。在23台席位中,郑州市独占两席,成为全国唯一有两台剧目入选并成为开幕式演出的地方城市。而且,从本届开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将实施评奖,这个奖项的设立将在全国艺术界竖起一座标杆。踏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国际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必将展示出文化郑州的独特风采,展示出郑州文化建设的强劲势头和优秀成果,进而扩大郑州城市文化影响力,全面推动郑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打磨才能出精品。”在如今传统舞剧失宠,专家叫好、观众不叫座的文化大环境下,郑州能够屡创精品的奥秘在哪里?从前几年的《风中少林》到《水月洛神》《斗笠县令》,郑州相继推出一部部彰显中原本土文化的精品力作,她们的诞生绝不是偶然。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郑州是缩影的核心,透过历史的云烟,我们可以看到轩辕故里的辉煌、商都古城的厚重、少林功夫的雄浑、洛神传说的浪漫。郑州,这座从中国历史文明源头走来的现代都市,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已经打开尘封的历史文化宝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审美需求,致力于艺术的创新与融合,推出了一批高水准的舞台艺术作品,屡获国家大奖。面对文化的多元化,不断开拓文艺创作新领域,如今,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正在逐步体现她的辐射力、生命力、影响力,《水月洛神》《斗笠县令》踏上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国际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获奖不是最终目的,她将展示出文化郑州的独特风采,反映了郑州文化建设的强劲势头和优秀成果,同时,亮相也是郑州市向全国、全世界发出的信号:如今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市将敞开胸怀,欢迎有志于建功立业的艺术家们来中原这片沃土施展拳脚、展现才华,与中原儿女共同携手,共同实现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记者 李 颍 文 李 焱 图

《水月洛神》

《斗笠县令》

屡获大奖

近段时间以来,由我市创作排演的、能够代表中原文化特色和当代舞台艺术水平的两台原创优秀作品舞剧《水月洛神》和豫剧《斗笠县令》频频获奖:

在8月结束的“2011年河南省舞台艺术新剧目展演暨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上,舞剧《水月洛神》、豫剧《斗笠县令》从河南省直及18个省辖市的31个文艺表演团体申报的35台新创剧目中脱颖而出,双双入选大赛最高奖项——河南省“文华大奖”;

由文化部艺术司、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豫剧节9月在郑州落幕,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台豫剧同台打擂,《斗笠县令》获得剧目一等奖;

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审中,《水月洛神》《斗笠县令》成功入选优秀作品;

本月底,《斗笠县令》在重庆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拿到了入场券;

《水月洛神》入选了将于12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

李 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