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走基层转作风该文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建提速
挑灯夜战赶工期
巡防队员
巡出都市平安夜
菜贩夫妇 能睡4小时就知足
安全保供水 一刻不得闲
深夜动物园 寂寞守兽人
信函分拣员 常彻夜不眠
火车站检票员
一晚接车百余列
街头的哥
随时迎候夜归人
夜色中 他们在辛苦忙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菜贩夫妇 能睡4小时就知足

本报记者 覃岩峰

23:00,城市的灯光渐渐暗下来,但陈砦蔬菜批发市场里依然灯火通明。

23:00,也是菜贩苏小琦、武欣夫妇交接班的时间。

“一眨眼都7年了,虽然赚钱不多,但这里肯定要比老家好,起码能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武欣说,18岁从老家出来,就一直在陈砦蔬菜批发市场做土豆批发,7年间,自己买了房,成了家,生了孩子,总算是在郑州站稳了脚。

由于市场主要针对郑州本地客户,最忙的时间是从凌晨两点开始到夜里七点,其余的时间苏小琦夫妇可以清点清点账目,顺便唠唠家常。

丈夫苏小琦言语不多,但数起成堆成袋的土豆,显得认真而细致。“干我们这行没体力不行,每天能睡上4个小时就不错了!”苏小琦一边清点土豆,一边向记者“诉苦”。

看着市场里三三两两赶着深夜来批发的菜贩,武欣感觉,相比往年,今年的钱不太好赚。“一斤土豆批发价也就在5毛到7毛之间,一斤就赚几分钱,算上烂掉的土豆,赚的就更少!”扒开堆在最外面的几袋土豆,武欣告诉记者,这些土豆放的时间比较长,快要烂掉了,得赶紧处理掉,能少赔就不错了。

“为了帮客户搬运土豆,我们请了三个长工,一个长工每月得开3000块。”武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的物流成本几乎翻了一番,人工成本也涨了不少,土豆的批发价却和往年差不多,利润寥寥。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夫妇俩的父母也都过来帮忙。

和土豆打了7年交道,武欣说自己一直琢磨着“转行”,但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只能做蔬菜批发,因为技能不多,也因为对土豆太熟悉。

和很多来郑闯荡的外地人一样,武欣爱郑州,也愿意把家一直安在郑州。提起家里两岁的孩子,武欣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她计划着,孩子能上郑州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然后上最好的大学,可以选择他自己喜欢的职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