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心 让他们看到希望
拯救大兵沙利特
德报废卫星本周撞地球
卡扎菲残部四面楚歌
清华自招推三项加分新政
迈向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拯救大兵沙利特
巴战俘重逢亲人
巴以 换俘
以色列士兵沙利特与家人通电话。
巴勒斯坦人获释后进入加沙地带。

以色列当局18日释放47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员,同一天,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押5年多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也获释回国。这标志着巴以第一阶段换俘行动顺利实施。沙利特是26年来首名获释的以军遭俘士兵。按法新社说法,这也是以色列为一个人所付出的“最高代价”。

巴以启动换俘行动,1027个巴战俘换1个以士兵。

据新华社电 沙利特18日上午在拉法口岸被哈马斯方面转交给埃及安全部门,短暂停留后返回以色列。同一天,包括27名女性在内的477名巴勒斯坦人重获自由,他们分别进入加沙、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等地。

以士兵平安回家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约阿夫·莫迪凯当天发表声明说,沙利特已回到以色列。经过身体检查后,沙利特将乘直升机前往位于以色列中部的泰勒诺夫空军基地,在那里与家人团聚,并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巴拉克等官员会面。

根据以色列电视台画面,沙利特苍白、瘦弱,但能独立行走。军方初步体检后表示,沙利特身体并无大碍。

在沙利特获释半小时后,在位于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和以色列交界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载有首批获释巴方人员的车辆陆续进入埃方一侧,随后由埃方移交给巴勒斯坦方面。

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内部的一个小广场上,众多等待获释家人的巴勒斯坦人得以与亲人相见,激动不已。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也来到现场,与获释人员亲切拥抱。

在约旦河西岸的卡兰迪亚检查站,另一批获释巴勒斯坦人员也陆续进入巴领土,随后他们前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府,接受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会见。

由于以方突然决定将移交地点从约旦河西岸的贝图尼亚检查站改至卡兰迪亚检查站,在贝图尼亚等待长达几个小时的获释人员家属和以军一度发生冲突。 文图均为新华社发

背景资料:

巴以交换战俘始末

2006年6月25日,哈马斯下属3个武装派别突袭一处以军哨所,打死两名士兵并绑架了时年19岁的以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巴武装派别借此向以方施压,要求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为营救沙利特,以军从6月28日开始对加沙地带展开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并一度抓捕了包括巴内阁部长和立法委员在内的60多名哈马斯官员。面对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巴武装派别坚称不会释放被俘士兵,而且借此向以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用沙利特换取被以关押的1000名巴勒斯坦人并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在7月4日巴方设置的最后通牒到期后,以军大举进攻加沙地带,巴以冲突随之升级。整个行动持续4个多月,共造成4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尽管巴以双方于同年11月25日达成停火协议,但以被俘士兵沙利特并没有获释。

军事行动解救被俘士兵失利后,以政府还一直试图通过换俘方式换回沙利特。最后,经过艰苦的谈判,今年10月11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终于就释放战俘问题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以色列将释放1027名关押在以监狱内的巴勒斯坦人,以换取被哈马斯俘获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交换战俘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以方释放477名巴战俘;第二阶段,即以方在执行第一阶段释放行动后的两个月内再释放550名巴战俘。

据巴方统计数据,目前仍有6000多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关押,其中数十人已被关押超过25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