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调员法庭“坐诊”
志愿者爱洒敬老院
中华麻氏宗亲齐聚登封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杯
摩托车文化节周六开幕
全国十佳孝贤
嵩山揭榜
“阳光”培训开门红
登封哈密结“兄弟”
登封慈善总会
一年救助万人
登封地税局精细化
服务重点税源企业
大冶:探索城镇化改革新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和谐民生和经济发展中找契合点
大冶:探索城镇化改革新路
位于镇中的小公园是居民休憩放松的好地方。

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于汝涛 刘二超 文/图)一个典型的资源型乡镇,如何在和谐民生和经济发展中找到契合点?近日,记者在登封市大冶镇找到了答案。

探索城镇化建设新模式

大冶镇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区域,煤炭储量丰富,探明储量2.2亿吨,可采量1.3亿吨,煤田面积39.5平方公里。为了使群众居住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开掘,该镇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群众住的问题。为此,该镇围绕“镇区建设抓升级,煤矿塌陷区抓安居,偏远山区抓并点”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首先抓镇区的升级改造。依托原有镇区,扩大镇区规模,在槐下公路两侧共开工建设了冯家沟、火石岭和刘碑3个中心社区,目前已入住群众3万余人。水厂、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文化大院、医院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该镇下大力气抓煤矿塌陷区安居和偏远山区并点。规划的老井、松华中心社区,设计入住群众20000人,方便附近偏远山区群众搬迁安置。为了激励搬迁区群众尽快到中心社区落户,镇政府和采煤企业各补贴搬迁户1万元,对于建成的住宅楼,镇政府以成本价出售给群众,并由镇政府负责中心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发放群众补贴款6500万元。

促进搬迁居民就业增收

为了使中心社区群众不但安居,而且有钱花,大冶镇以大冶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并积极引导社区群众到园区就业。如今,三个中心社区居民已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7500人。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利用传统的刺绣工艺发展庭院经济,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增收。

由于群众搬迁后,离原居住地较远,镇政府在对原村庄实施复垦综合规划开发的基础上,对搬迁群众的土地实施流转,从而让群众从中受益。截至目前,全镇完成土地流转11200亩。镇财政投入资金275万元,流转土地种植核桃树5000亩。

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建设

据了解,大冶镇今后将紧紧围绕登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依托大冶工业园区建设大冶组团,将其打造成登封市的工业重镇”的战略,以“居住环境城市化、居民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社会保障城市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目前,该镇已聘请清华大学清尚设计院知名专家和规划师,高起点对大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并对镇区的城镇化规划进行编制。同时,已投入资金50万元在老镇区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小镇。2011年,该镇计划利用开展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新争取建设用地11.181公顷,彻底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难的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