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社会管理创新“民生化”的新郑模式
绽放“五朵金花” 发展生态旅游
故里简讯
郑州慈善日新郑捐款踊跃
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领导到新郑检查
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关爱民生·真情十送”
巡回服务活动启幕
解放思想天地宽
新郑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成都锦江区:
绽放“五朵金花” 发展生态旅游

本报记者 赵舒琪 赵丹

跳出新郑看发展

近几年,成都锦江区三圣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花为媒,以文化为魂,丰富城乡一体化载体,创造性地打造出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江家菜地”和“东篱菊园”5个旅游知名品牌,成为闻名遐迩的“五朵金花”。如今,“五朵金花”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每年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近千万元。

记者来到位于红砂村“花香农居”的“曾家花园”时,还未到午饭时间,农家乐内已经宾客满座,喝茶、聊天、打牌……各得其乐。细看农家乐的布置,甚是别致,院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褐色的实木桌椅,古朴典雅。老板曾华美正穿梭在客人之间,时而倒茶,时而帮客人取需要的东西,手里的电话也不断响起,火爆的生意让曾华美脸上笑开了花。

在这个具有典型老成都民居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农家院落里,我们坐在树荫下的藤编椅子上,一边品着芳香浓郁的茉莉花茶,一边听曾华美讲述 “五朵金花”的故事。

政策引导

发挥农民主动性

三圣乡的土质很差,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土壤全是红色的砂土,红砂村也由此得名。所以,曾被当地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农村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境况。

在城乡统筹试点之前,她们家和村里大部分家庭一样,即使一年四季辛勤地忙于农事,也只能保证一家四口勉强有饭吃,家庭经济相当拮据。

2003年10月的四川省首届花博会,作为主会场的红砂村首次走进了公众视野。锦江区政府依托城郊优势,因地制宜,设计出“政府主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政府投资1.2亿元,对5个村的乡村道路进行硬化和房屋改造,完善了路网、通讯、引水、供电、供气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