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领舞西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知责奋进 融入都市区建设
西南崛起 二七有为正当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责奋进 融入都市区建设
——二七区委书记朱是西访谈

二七区委书记朱是西

本报记者 安群英

把发展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记者:二七区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为何要这样定位?

朱是西:建设郑州都市区,不仅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和长远谋划,也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期盼和要求,是关系郑州发展前景、关系全市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二七区将主动融入并服务于郑州都市区建设,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科学谋划、完善思路、强化措施、加快发展,奋力打造引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桥头堡和先导区。

二七区在郑州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二七区既是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和传统商贸区,又是郑州都市区建设“十组团”之一郑州生态文化城(二七新城)的主战场,理应知责奋进、勇挑重担,为郑州都市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二七区发展潜力巨大。二七区在商贸业基础、区位交通、人气商气、生态资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综合实力位居全省50个城区第二。辖区有大中专院校29所、中小学校92所、科研机构21家、大中型医院32家。现有零售商业企业1597家、个体户2万余户;工业企业1485家,其中规模企业93家,规模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39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西南部有10万亩生态涵养林、百里樱桃沟、10里烤鱼沟、2.2万亩葡萄园、6000亩龙西湖水面、4200亩郑州树木园和正在推进的500亩青铜器公园,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又将形成6.7公里长的生态景观带,目前已打造了郑州樱桃节、葡萄节、娄河油菜花节、浪漫赏花游、秋季采摘游等一系列近郊旅游品牌。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运作,将这些丰富的发展资源转化为加快二七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优势。

科学思路推动科学发展

记者:近几年二七区提出的发展思路有哪些?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朱是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解放的思想和务实的态度,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确定了“商贸旺地、财富二七”的发展定位、“以产为基、因产兴城、产城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原则和“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商贸强区、升级产业集群、壮大经济实力、着力改善民生、建设魅力二七”的发展思路,作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部署:即围绕“建设现代化田园城区”一条主线,实施“产业集群升级”与“项目带动”两大战略,开展“项目落地年、市容环境美化年、工作效能提升年”三大行动,打造“中心城区、运河新区、马寨食品产业集聚区、龙西湖生态文化区”四大经济板块,建设升级“二七商圈、火车站商圈、郑大一附院医疗服务商圈、火车站西广场商圈、大学路商业商务黄金大道—中原路信息产业街”五大商圈,培育升级“名街商圈商业集群、大学路及滨河楼宇经济集群、南部物流产业集群、马寨食品机械工业集群、西南高端商务服务业集群、宜居生态文化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研究城区发展规律、及时总结提升经验,提出了“上风上水上二七、宜商宜居宜兴业”的城区品牌和“财富二七、兴业二七、宜居二七、幸福二七”的总目标,总结凝练出“行动迅速、善抓落实、创新创效、廉政为民”的工作准则、“干成事是硬道理”的总要求和“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二七精神。并将“落实、完善、提升”作为2011年的工作主基调,突出抓好“高效二七、廉洁二七、低成本二七”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品质发展之路,重点实施“十大计划”(即选商引资及投资促进计划、土地储备300亿计划、产业集聚提升计划、楼宇经济发展计划、大企业发展计划、森林二七建设计划、城乡品位提升计划、合村并城计划、民生改善计划、执行力提升计划),切实由“大拆迁”向“大建设”转变、由一次招商向二次招商和产业升级转变、由低层业态向品牌经营转变、由零散布局向产业集聚转变,着力提升城乡经济承载力及发展活力、着力提升城乡形象品位、着力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着力提升科学执政能力。

在二七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我们确定了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总抓手,以建设财富二七、兴业二七、宜居二七、幸福二七为总目标,以干成事是硬道理为总要求,加快推进“四大经济板块”和“三大功能区”(生态文化功能区、金融商贸功能区、食品和装备制造功能区)组团发展,更加注重品牌项目运作、更加注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群众幸福感提升,奋力打造水绿融城、产城一体、宜居宜业、开放包容的现代化田园城区。

提升服务业的品牌效应

记者:作为商贸强区,目前二七区服务业发展情况怎样?有哪些不足?下一步怎样进一步壮大?

朱是西:二七区作为郑州市的商贸中心区,积淀了雄厚的商贸产业基础。尤其是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区的一个主导产业,也成为引领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以2010年为例,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0.3亿元,其中服务业就贡献了226亿元,并且占全市服务业产值比重达14.1%;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达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7亿元。2011年1~8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3亿元,同比增长17.8%。

目前,我区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优势日渐削弱。城区间激烈的商业竞争,逐步弱化了二七区作为传统商贸中心城区的先发优势。二是产业业态层次不高。全区商业主体70%以上是个体户,新兴产业少,研发、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严重滞后。三是服务业发展体系还不健全。尽管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但低端批发、重复建设较多,缺少统一整体的长远规划,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四是产业链条还没有拉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两大原则、打造三大功能区、提升四大效应”的要求(一个目标就是打造服务业强区,真正实现服务业占GDP70%、从事服务业人员占劳动力人口70%、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70%由服务业提供;两个原则就是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原则、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培育新兴服务业并重原则;三大服务业功能区就是打造中心城区商贸服务功能区、运河新区总部经济及高端服务业功能区、龙西湖生态文化城功能区;四大效应就是提升服务业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体系。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的主攻方向,以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领域的提档升级为目标,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是注重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依托全区的文化、商业、旅游、水系等各类资源,编制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是做优做强商圈经济。实施名街商圈打造计划,在巩固提升二七商圈、火车站商圈等旧有商圈的同时,培育发展郑州中央商务区、河医商圈、万达商业中心、升龙商业中心等新商圈。

四是大力发展街区经济。重点发展大学路30里金街、京广路30里银街、中原IT之路、运河10里休闲水岸等特色街区。南水北调运河经过二七区是6.72公里,将来沿运河两侧要发展以娱乐、餐饮为主的休闲水岸经济。

五是繁荣发展街镇经济。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一办一业”的要求,积极开展“二次招商”,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六是重点发展楼宇经济。强力实施“楼宇经济发展计划”,重点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及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楼宇,力争到2015年,打造一批纳税总额超千万元的新型特色楼宇。

打造西南生态产业新城

记者:三次产业结构如何?您认为今后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

朱是西:2010年,我区一二三产比重为0.2∶24.5∶75.3,服务业比重占得比较大。

我认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我们将通过分类推进中心城区、运河新区、马寨食品产业集聚区和龙西湖生态文化区“四大经济板块”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一是中心城区抓提升。把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通过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速推进万达广场、恒隆广场、华润万象城、郑州中央商务区等重大品牌项目建设,推动商贸服务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逐步打造金融商贸功能区。二是郑州生态文化城(二七新城)抓建设。按照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要求,我们将龙西湖生态文化区板块和运河新区板块一并考虑,建设“郑州生态文化城”(二七新城)。该区域重点通过一手抓土地一级整理、一手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休闲产业、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物流、商业商务办公,全力建设生态文化功能区。三是马寨食品产业集聚区抓壮大。坚持以晋升城市新区为目标,重点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大引强,并按照“二产为先导、三产为支撑,二三并重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全力打造西南生态产业新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