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版:领舞西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承传创新 百年老街美丽蝶变
品牌战略 舞动街道经济龙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品牌战略 舞动街道经济龙头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书香街道”。

本报记者 郑磊

通讯员 徐雯 刘翠

大学路街道办事处

大学路街道办事处已有50年的历史,辖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人文气息浓郁厚重,绿城广场是郑州市节庆活动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滨河公园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贯穿整个辖区,是广大居民休闲的绝佳去处。辖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户数56781户,下设12个社区,3个自然村。

自2007年起,办事处财税收入首过亿元大关,是二七区跨入亿元的第一家,2011年财税收入即将达到2.7亿元,党建引领,大学路街道办事处高昂龙头,奏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党建为龙头 构筑区域化大党建格局

大学路街道坚持把共同服务群众,共同维护党的先进性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了基层党建工作全新的生命力。近年来,大学路街道紧贴“创先争优”活动和“红领计划”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特色社区党建和区域化大党建,构筑了以街道党工委和街道联合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公共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新格局,科学提出了“主打红色品牌 主推红色街区”的活动主题,着力固牢基层组织建设根基,不断提高街道科学服务水平,自2005年起连续6年荣获省、市、区三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0年,大学路街道在二七区率先成立街道联合党工委,在最短的时间协调辖区内各类资源,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共同参与为民服务和社会管理,极大地增强了辖区各类党组织及党员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了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奉献的积极性。街道联合党工委的成立,切实加强了对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政治上的领导、行动上的引导和工作上的指导,有效地整合了街区为民服务的资源,亦使各成员单位之间联系交流更加通畅,共同为构建和谐街区贡献力量。以二七区“三大行动年”活动为支点,组织号召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基层党员在各自岗位、各行各业争先创优。在“项目落地年”活动中,实行班子成员、科室、社区、村分包项目责任制,加大中原路连片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提升项目建设工作水平,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在“市容美化年”活动中,构筑起以党员为主体的“一队”、“三长”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时段、全方位市容整治和监管体系,努力打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城乡文明的文明街区新形象;在“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中,重点抓好“五大一提升”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达到“发展提速、服务提质、行政提效”,强力锻造思想觉悟高、业务技能高、综合素质高的优质队伍。

文化为根基 塑造人文发展服务品牌

大学路街道辖区内有大、中、小学校10余所,市级以上的医院、科研所6家,辖区绿城广场、青少年宫、滨河公园均是全市人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辖区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厚重。街道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大胆探索“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街区文化、社区文化发展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路街道创全省街道文化建设之先河,于2006年建立了《团队文化建设纲要》,2010年又依托《团队文化纲要》延伸细化了《基层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使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成内化为每个成员的行动动力。街道党工委一是在机关建立了文化墙,鼓励职工自发组建了文工团,开展职工运动会、策划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春晚等各类文化活动近百场。二是开展各类特色培训,如心理解压培训、各类技术比武与素能测试,以及“领导班子大课堂”、“挑战麦克风”、“演讲大比拼”等各类主题演讲比赛等,不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水平。三是以“社区文化提升发展”工程为抓手,打造“一街一品、一居一色”特色品牌,先后创办了“书香街道”、社区“惠艺乐流动大学”、社区“文化超市”等文化品牌。四是搭建社区文化活动载体。在街道联合党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街道在康桥华城、长城、中原、郑大等6个社区分别建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构建社区图书室、社区绿色网络信息、老年活动室、市民学校等功能室,现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类图书3000余册,内容有红色经典书目、文体科教、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婚姻家庭、自然科学、人口计生等,极大满足了广大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经济为命脉

当好辖区经济发展排头兵

先来看看一组数据:2011年大学路街道办事处辖区被纳入二七区跨越式发展项目就有6个,全年计划投资30000万元,预计实现税收620万元……

成绩背后,是街道党工委书记海鸥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前列意识,与联合党工委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扩大张力,膨胀实力,激发活力,调结构,促转型,全面加快经济升级步伐。

“依托大学路、中原路和陇海路等主干道人流、物流和商流纽带作用,加强对3条主干道沿路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及相关商业带的联系,逐步实现品牌商圈建设。”海鸥表示。他们同时借助兑周村等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项目、焦家门村连片改造项目等建设,合理调整区域功能,统筹经济产业布局,优化生产力布局,充分挖掘现有闲置资源潜力,通过点的改造升级,着力打造功能性、专业性商务楼宇,进一步扩大升级空间。

高起点谋划布局兑周村城中村连片开发项目、欧亚大酒店连片改造项目、绿城广场地下商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东、西、北三角成品字形布局总部经济。此外,顺应兑周村城中村连片开发项目拆迁,打造高端总部经济区,顺应绿城广场地下商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打造大型广场商贸区。顺应区位优势,打造现代“黄金十字架”。

同时,遵循“三线合一、十字交叉、产业聚集、组团发展”的战略规划目标,重点围绕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区域结构三大主线,合力培育引进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及第三产业集群建设,交叉推进黄金十字架位置的中原路连片开发项目与大学路欧亚大酒店连片开发项目进展,辐射联动大学路楼宇经济聚集圈,加大项目组团引进投资力度,促进传统专业市场提档升级,走统筹发展、产城融合的复合型发展之路。

文明创建为抓手

为居民提供多角度服务

让文明成为街区底色。以提升创文“三率”为目的,在公共单位、文明单位、中小学校、社区楼院中开展“一个文明创建宣传橱窗、一条文明宣传标语、一份文明宣传手册、一次道德模范宣讲会、‘每天奉献一小时、共创文明城’”五个一活动,制作创文环保袋、创文书签、创文宣传品等万余份发放到居民群众手中。

开辟道德文明大讲堂,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人、身边事”,让道德模范走入群众心中。精心制作“五宝爱心囊”,用口袋彰显“微文明”。打造淮北街、桃源路、勤劳街2500米长巨幅文明画卷,集古诗词、山水画和文明创建标语为一体,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开展“爱心结对”服务;面向下岗无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服务;面向公共单位和辖区商户开展保姆式服务,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面向青少年,成立未成年人教育基地,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面向老弱病残人员推出贴心“爱心小推车”服务、开辟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社区便民服务角、成立社区“爱心托老站”;面向家庭开通计生众福QQ空间、微薄,设立众福家庭指导站,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服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