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常吹“廉政风”
管好身边人
全省自学考试开考
五部门联查“黑诊所”
地震后20分钟
完成烈度速报
宣传思想文化系统
领导干部赴京培训
优质高效打造“连心桥”
五年内我市八成城镇家庭宽带入户
图片新闻
登封:做大做强
特色品牌农业
早巡查晚例会
提升城管效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优质高效打造“连心桥”
——省道S316线郑密路侯寨大桥危桥改造纪实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孙廷喜(右三)视察侯寨桥,副厅长郭晓明、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局长蒋晓明、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范强、市公路局领导陪同视察。

平整顺畅的桥面,簇新坚固的钢护栏,醒目笔直的标线。这就是曾被列为危险桥梁、经过我市干线公路建设者近两个月昼夜奋战、已经旧貌换新颜的省道S316郑密公路侯寨大桥。

始建于1990年的侯寨大桥,全长257米,是省道S316线郑州至新密段的咽喉。该桥建成20余年来,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各类重型车辆的碾压,大桥已不堪重负,出现了坑槽、网裂、拥包等诸多病害,被专业机构评定为三类桥梁。用公路养护标准评判,就是危险桥梁,必须立即采取加固措施,确保桥梁安全畅通。

以保障干线路桥安全畅通为己任的郑州市公路管理局,将其列为今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精心组织、昼夜兼程,经过公开、公正、公平招投标,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郑州市路通公路有限公司中标参加建设,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工作:

——精心勘测,优化设计。原桥改造工程的勘察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对人行道系的改造,不仅增强了桥梁美观,还增强了车辆、行人的安全保障性。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座危桥从立项到开工,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孙廷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市政协主席李秀奇、市交通委主任范强、市公路局局长田俊良等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可谓是“小工程,大政治”,参建单位更是敲响亮明——要以抢险和会战的姿态,优质高效打造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工程未动,保通先行。作为我市最为繁忙的干线公路之一,施工不断行,是上级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的现实需求。“把施工给通行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成为全体参建者的共识。8月1日,参建单位先后多次反复优化施工保通方案,市公路局又专门到现场进行了保通方案的模拟演练。据了解,此项工程的保通力量达70多人,分成4班、24小时不间断执勤保通。从人员数量到设施投入和宣传力度,均创参建单位以往施工保通之最。

——严格管理,昼夜奋战。为把这项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参建单位把工地项目部和保通队的驻地就建在侯寨桥头。参建人员都要缴纳风险抵押金:干部每人2000元、职工1000元。质量、进度、安全、廉政方面过关,风险金退还,否则不但充公还要受罚。改造工程的施工工艺是比较成熟的工艺,难度不大,但是他们大力发扬建设“嵩山路与南四环立交桥”时的克难攻坚精神,切实做到精雕细刻,内实外美的统一。截至9月26日,随着最后1米沥青混凝土的摊平压实,历时56天的危桥改造工程,经过昼夜奋战宣告胜利结束,侯寨大桥从此焕然一新。

——路地共建,和谐共生。大桥所在的尖岗水库,水域面积近7000亩,是郑州市的一级饮用水备用水源。为保护好这一水源,在施工期间,对于破除的废渣,他们集中清理收集外运,设备上换下来的废机油,同样收集后集中处理;在做防水处理时,把预留的泄水孔都全部堵死,待防水处理后再进行疏通。总之,对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参建单位都是谨慎对待,妥善处置,受到了相关部门和群众好评。

一直住在侯寨桥北头的今年60岁的张大娘说:“以前桥面坑洼不平,桥栏杆也不结实,出过好几回事故,现在桥结实了,安全了,俺心里也更踏实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