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家单位实施方案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黄科院附中荣膺全国
十佳影视教育示范校
我市夺省农运会
金牌总分“双冠王”
失业保险金上调
1.4万人即日可申领
图片新闻
七城会郑州军团又摘两金
图片新闻
公交优先让出行更便捷
家政技能竞赛启幕
137位高手争“状元”
“书画郑州”获奖
作品昨起免费展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优化城市交通环境
20家单位实施方案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一)

为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出行管理,提高所有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若干意见》,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20家单位分别制定了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今起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一、执勤民警发现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违反交通法规的,在依法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要动员其参与文明交通志愿者工作,协助维护交通秩序2小时,并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个人信息进行核实。

二、对机动车行驶证上标注的车主属于单位的,并且驾驶人也属于该单位的,要登记其详细信息,并通过手机登录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核实;如果驾驶人不属于该单位的,也要登记其详细信息,并通过手机登录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核实。

三、对机动车行驶证上标注的车主属于个人的,执勤民警要问清楚驾驶人属于哪个单位的职工,如果驾驶人有工作单位的,要登记其详细信息,并通过手机登录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核实;如果驾驶人没有工作单位的,也要登记其详细信息,并根据驾驶证上标注的信息,通过手机登录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核实。

四、对违反交通法规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执勤民警要让其出示身份证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服务处所的证件,如果当事人有工作单位的,要登记其详细信息,并通过手机登录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核实;如果当事人没有工作单位的,也要登记其详细信息,并通过手机登录警务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核实。

违反交通法规的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个人信息,经执勤民警核实无误后,应当及时将当事人详细情况上报至各大队,各大队专人负责汇总、填写《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情况抄告单》,并告知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要求其所在单位(社区)指派交通志愿者协助维护交通秩序。

五、违反交通法规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不愿意或不能出示身份证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服务处所的证件的,执勤民警应当利用警务通手机对当事人进行正面半身像拍照,并将所拍每张照片都附上具体违法情况(违法时间、违法地点、违法行为)统一上报至支队交通科,交通科再统一把照片及具体违法情况汇总上报市城区综合交通管理办公室,由市城区综合交通管理办公室协调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六、交通科每月要将《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交通违法情况抄告单》上报市文明办,由市文明办将不文明交通行为与文明单位的评比认定进行挂钩。

市司法局

成立“畅通郑州,文明出行”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培训,邀请专家开展讲授文明交通知识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专题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活动,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协助维持交通及公交乘客上下车秩序。志愿服务活动每周至少1次,每个路口4人以上,服务时间1个小时。严格公务车辆的管理,如当月驾驶车辆出现违章1次的,建议当月停开;连续2个月出现违章的车辆,应停开1个月;凡驾驶车辆出现1个月违章2次以上、公务车辆被市政府收回,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驾驶公务车辆违反交通法规被处罚的,处罚费用由驾驶员个人承担;驾驶公务车辆因违反交通法规或相关部门管理规定,导致单位被取消文明单位称号或造成其他恶劣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驾驶员将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严格警车的管理,警车实行定编管理;警车在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严禁使用警灯、警报器,严禁在非紧急公务时闯红灯(禁行线)、强行超车等;不准动用警车从事非警务活动,不准将警车借给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准将警车停放在饭店、洗浴中心或娱乐场所门前,不准警车私用,不准酒后驾车。

规范干警职工文明出行行为,出现人员违反交通规则的,单位指派4名工作人员到指定地点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两小时;凡第二次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指派8名工作人员到指定地点协助维护交通秩序4小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