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蔡明
中医不死
大诗及其诗学
过万重山(国画)
城市与乡村
《明风万里》
青青碧罗裙
瑞雪吉祥(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蔡明

时尚、设计,两个我浸淫最久的圈子。

7个姿势,本来是理性的设计美学,描述了一个人在工作、休闲、娱乐时最理想的7种身体曲线。它是理性坐标,象征着我们在物质、感情、幸福等终极追求上的理性归宿;16种生活方式则是感性坐标,代表不同人的生活状态、选择以何种方式完成生命。

而与提出这个概念相比,同样让我兴奋的,是在寻找这“7姿16式”的过程中,我接触的各种好玩儿的人、做过的好玩儿事、看到的好玩儿的现象,是寻找全球时尚潮流、钻研当代设计脉络、体验这个地球上各色不同文化精彩的旅程。

这些,连同生活中拥有多重身份的我的故事,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正是我的“7姿16式”。

——蔡明

陆涛简历中消失的那段“奋斗”

一次同学聚会,我和石康这对初中死党十多年后重逢。可一见面,我就成了他眼里“靠坑蒙拐骗,有了点儿钱的土包子”。一顿饭吃完,我又变成他笔下陆涛的原型。不过电视上陆涛的奋斗史,远比我的一帆风顺。至少,他还是个富二代。

几年前,我去参加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我1981年上的首师大附中,石康是我同班同学。那次聚会时,他是知名作家,我是不知名企业家,但我是开着宝马去的。他文学青年的劲儿一下就上来了,后来我去清华演讲的时候,嘉宾石康还念叨过这事儿:“同学聚会时,我才知道蔡明做老板了。你知道我们文人虽穷,但特看不起这些臭有钱的。我当时就把蔡明妖魔化了,觉得他不就是靠坑蒙拐骗,成了有点儿钱的土鳖么。”

我们俩上学时特铁,老一块儿看弗洛伊德、萨特、北岛、舒婷。想着他们曾经在白洋淀,几个人划着船,喝着当地特别便宜的红薯酒,朗诵着气魄非凡的诗句,胸中就不禁春暖花开。

石康上学那会儿还不是作家,但更飘逸——是诗人。他熟读过去十几年间,朦胧诗派各个作品,信手写来,就是一首长诗。那会儿我朗诵好,声情并茂,嗓音辨识度高,所以一有班级文艺活动,就是石康写诗我来念。一个创作一个登台,黄金搭档。其实我也写诗,就是写得不好,跟他的10万字长诗一比就是小儿科。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但精神生活特别高昂。同龄人,或者大一点的工人,全写诗。十个人走在路上,一块板儿砖砸下,八个都是诗人。

深厚的历史基础,证明我俩脾性还是相投的。于是吃完饭我俩开始侃大山,渐渐就剖开现象看本质,什么宝马就都无所谓了,因为发现对方没怎么变。侃的顺序是倒叙,先聊现在干什么啊?然后是这之前呢?大学毕业后呢?再就到了上学那会儿。说起那时一块儿读朦胧诗,一块儿看萨特、弗洛伊德,觉得仿佛就在眼前。越说越兴奋,站起来就大声朗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石康借着唱诗的兴头,跟我说他有一个梦想——能聊梦想,说明基本不只拿我当个臭有钱的了——就是建立一个艺术的乌托邦。像50年代的纽约SOHO,一群艺术家坐在那儿的废旧工厂、荒废院子里,一指:这,就是我们的家园。然后开始搬家、创作,作画、做雕塑、做行为艺术、做人。渐渐画廊涌入,然后是秀场、咖啡厅、餐厅,再吸引先锋品牌在里面开设店面,最终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艺术乌托邦。不管太阳升起落下,生命都在不停歌唱。

我一拍大腿:这也是我的梦想啊!

我跟石康说,这几年一半为了工作一半为了寻找美,我去全世界看各种艺术展,参加各种狂欢节、时尚秀。我觉得中国少一个艺术区,一个让人心潮澎湃、处处充满灵感创意的火花又极具商业生命力的艺术区。我在高碑店租了一块地,50年,和大批艺术家、建筑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一起,准备把这里建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区,现已开工。我希望它能给所有租户无尽的创意灵感,挑战所有游客的想象力极限。

这个话题,从同学聚会,一直聊到之后再一起吃饭喝酒。最后,石康给我起了个名字:陆涛,把我们所有的梦想和故事,写成了《奋斗》。

我看了看电视剧,先关心夏琳和米莱是哪儿来的灵感。发现其实不是由我八卦改编的后,踏实了。然后看陆涛,他身上设计师的脑子,建艺术区的梦想,都是我,但富二代,可就跟我一点儿不搭边了。我爸和我一起创业前是钻研业务、思想活跃、基本没钱的首钢工程师,不是携十几亿美元回国砸房地产的大款。我这二十年的奋斗,比陆涛要曲折多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