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蔡明
中医不死
没有妈妈的日子
秋边红叶落新诗(国画)
诗意人生(之四)
借火
《不在梅边在柳边》
你像一个人
秋水无波(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没有妈妈的日子

李绍光

“妈,我回来啦!”还没有进大门,我就喊了起来。可是一年来,我再也不能这样高兴地叫了。

花白的头发,瘦削的身躯,弯曲的脊背,炯炯有神的大眼,这就是妈妈在我心中的形象。至今仍然难以忘却的是,早上不到五点钟妈妈就起床煮稀饭,五点半准时把孙儿叫醒上学,孙儿走后,她又上街买油条或者包子。等其他家里人洗涮完毕,热腾腾的饭菜早已摆满了桌子。有时我外出办事怕耽搁,也让妈妈叫早,她格外在意,时常半夜看五六次表。如此,无论冬夏,不管春秋,几十年如一日。当百岁奶奶在街上慢慢转悠时,人们会感觉到70多岁妈妈的那份艰辛。然而,一向很少得病,一直刚强能忍的妈妈,去年初夏突然查出了重病,匆匆走完了她70多年的人生路程。这年,住在院子里的燕子没有像往年那样到来,门前繁茂的梧桐树上再也没有传出小鸟的欢唱。如今,每次下班回家,一下子冷清了很多,鸟声也少了许多!

寒风飕飕,雪花飘飘,妈妈蹲在院里洗衣服,一个脸盆、两个大盆、一堆衣服,她先洗我儿子的衣服,再洗奶奶、父亲和我的。带冰碴的水僵了她的双手,刺骨的风刮红了她的脸颊,瘦弱的她似乎在颤抖。可她全然不顾,依然卖力地揉着、搓着,搓着、摆着。现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这样的场景。有时我劝妈妈少洗点,她总是说你们忙,我没事。那时她一个人洗四代人的衣服。有时劝她用洗衣机洗,她总是说:“衣服不多,浪费那电干啥?”妈妈去了,沙发上、床铺上常常堆满换下来的衣服,穿脏的棉鞋、拖鞋扔在院子的角落里,扫帚、拖把杂乱地摆在地上。这一切,妈妈在时,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每当忆起妈妈洗衣的场面,心中就波涛难平,夜里想起妈妈的话,串串泪水湿枕被。

前几天,我听见儿子“咳咳”的声音,一问才知道他三四天前已经是这样了。为什么不吃药?没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很少关心儿子,感冒好长时间了都不知道。妈妈在时,无论谁有点头疼脑热,她就赶紧找医生。百岁奶奶只要脸色有一点儿不对劲,她马上前去问这问那,药送到手,看着奶奶服下。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妈妈对我儿子更是百般疼爱,他一有病,她立马去药店想法买甜药。有一次儿子感冒了,鼻子不透气,哇哇直哭,吃药劝不下,妈妈就在大火上烤了两根大葱,吸一口呛人的葱气,再用嘴吹进我儿子的鼻里,不到两天的时间,她烤了几十棵葱,吹了几百次,终于将我儿子的鼻塞治好了。现在,药店的工作人员见到我儿子就说:“小时候,你奶奶常抱着你来这里买药,坐摇摇车。”如今,药店还在,摇摇车还在那里晃动,而妈妈永远不会再来!

我家门前东边有一个石臼窑,那是老辈子人留下来的,十多年前有人用,后来年轻妇女们不想出劲儿,很少使用它。妈妈经常在那里舂小米、碎辣椒。“嗵嗵嗵”,只要听到这声音,就知道妈妈又在提起石锤干活。门外西南边有一块空地,周围人家装修房屋常借用存石料、砖块,五年前,邻里的房子都建起来了,没有人用了。于是,妈妈每天抽空轮着铁锹筑地、捡石头、换新土,开垦出了一片好地。春天,播下种子,栽上幼苗,几场小雨过后,只见长豆秧绕上了木架,西红柿挂满了枝头,小辣椒笑红了脸。秋天,施上肥料,锄地浇水,青菜长势喜人,白萝卜露出了大肚皮,小白菜绿油油盖满了地。从旁边走过的人们无不驻足观看。有时,妈妈坐在树下做家务,下班回家的年轻人忘了买菜,我妈就会送给他们一些鲜菜。偶尔发现西红柿少了,大萝卜不见了,妈妈从不计较,总是说这么多的菜谁吃都一样。妈妈去世后,那块地慢慢荒废了,滋生了野草,堆放了杂物,睹物思人,没有妈妈,地也不像原来的地呀!

妈妈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她老人家的身影时常浮现在面前,诚挚的话语时常响彻在耳边。随着光阴的流失,也许时间可以抚平伤痛,也许岁月可以转移视线,但妈妈吃苦耐劳、忠诚孝顺和善良助人的品质是留给儿孙宝贵的财富。妈妈虽逝,精神永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