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招艺术类专业
省统考下月报名
参与文明交通
近百人受表彰
特色农庄探访现代农业
一把扫帚诠释环卫精神
“环卫铁人”26年坚守一线
wx1110351
wx1110354
广告
1025农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色农庄探访现代农业

本报记者 郑 磊

采访二七区现代农业,区农委推荐“好日子”园艺公司。

500多亩种植基地,70多个花卉大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途中,记者不禁在想,光看纸面上这一串串数字,工作人员该是忙得不可开交吧?

到达目的地后,但见公司负责人刘伟营悠闲地坐在调度室内,盯着电脑大屏幕“坐镇指挥”,丝毫不见忙碌的场面,让人很是惊诧。

“公司配备的都是现代化设施,这大大降低了劳动量。” 仿佛明了记者的心思,刘伟营率先介绍起来。他说,每个大棚内都安装有整套管理设备,其中调解光度、湿度、温度等一应俱全,“当室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在调度室屏幕上就会自动提醒。”他说,此时只要轻点鼠标,喷灌设备就会自动喷洒水雾,温度、湿度适宜后自动关闭。

“你看看大棚上的排风设备,这都是我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刘伟营自豪地说,这样就能形成益于花卉生长的智能管理“小气候”,“既为花木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还可以降低劳动量,可谓一举两得。”

刘伟营是马寨镇张寨村人,2002年以前也是打工族。2002年开始,借助二七区建立合作化经营模式契机,平时就喜欢摆弄花草虫鱼的他果断承包了500多亩地,开始了创业之路。

“每个大棚光设施都得投入十几万元,但一次投入终身受益,还是很划算的。” 他向记者透露,为了提高科学种植的水平,他自学了大学里的园艺专业课程,还潜心研究了国外先进的种植理念。

“种的最多的是百合,一般花期在90天到120天。”刘伟营指着即将竣工的建筑说,那是新建的花卉包装基地,“分为鲜花包装、冷藏区等。”他说,每个房间设置不同的温度,根据花卉的特性及保存所需温度,对鲜花进行低温保鲜处理,“这样能调节供给市场,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刘伟营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就像美国现代化农庄一样”。

在现场,记者目睹的品种就有百合、扶郎花、洋桔梗等,“目前主要市场集中在省内,此外还销往北京、西安、武汉等地。”一同前往的二七区农委负责人说,该公司是二七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大田种植业向特色种养业等多功能相结合的农业,由分散经营向合作化经营快速转型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带动农户1444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