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河南日报记者 张建新)10月29日晚,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举行。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卢展工主持。常务委员会委员郭庚茂、叶冬松、 李克 、孔玉芳 、邓凯 、李新民 、刘春良 、刘怀廉 、连维良 、尹晋华、毛万春 、周和平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听取了省第九次党代会总监票人郭俊民作的关于预选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候选人结果的汇报,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 会议还听取了省第九次党代会副秘书长邓凯作的关于各代表团审议省管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报告的汇报。 邓凯说,代表们一致认为,省管党费收支清楚,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在审议过程中,代表们认为,我省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能够按照《党章》规定,自觉缴纳党费、按时足额上缴党费,充分表明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规范。下拨党费用于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下拨党费用于党员电化教育,有效改善了党员教育条件;下拨党费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关爱;拨付党费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拨付党费用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了先进,更好地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邓凯说,代表们一致认为,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均符合中组部的有关规定,并对省管党费管理使用工作的规范化给予充分肯定。 邓凯说,在审议过程中,也有一些代表对省管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并决定将这两个《决议》(草案)提交大会表决。 抓住机遇发挥独特优势 多举措加快综保区发展 ——访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 “卢展工同志提出郑州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这是期望,也是要求!”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表示,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有能力和义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担重任。 张延明认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这为综保区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张延明说,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综合保税区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宜居航空城组团和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在推进航空城建设中,将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航空城。 一是突出经济、人居、生态复合功能,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布局组团化、功能现代化、产业高端化。 二是依托机场优势,依托富士康IT产业园拓展临空产业,重点招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生产、航空物流等临空配套产业,努力打造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 三是强化航空城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融合互动,推动产城互动发展。 四是建立郑州国际机场与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机制。将机场口岸区位优势和综保区政策优势进行有机叠加,促进机场口岸与综保区的良性互动,加快机场口岸和综保区现代物流发展。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图 坚持四个重在全力打造 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极 ——访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建国 “卢展工同志要求郑州市‘挑大梁,走前头’,这是省委对郑州市的明确要求,也是省委对郑州市寄予的厚望。”郑州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建国表示,高新区将以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坚持“四个重在”,务实重干,“两轮驱动”,实施“11211工程”,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极。 两轮驱动,一轮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一轮是“加快提升新兴主导产业支撑力”。 11211工程,第一个“1”是一个总目标,即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高新城”,五年形成规模;第二个“1”是全力推进以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建成区升级改造(腾笼换鸟)、园区建设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城区面积扩大一倍;“2”是经济总量力争“翻两番”;第三个“1”是打造一个以电子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主要内容的千亿级新兴主导产业;第四个“1”是,专利申报10000件、科技成果转化5000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增至500家,打造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极。 围绕目标,高新区将抓好四个“全力”。 一是全力抓新型城市化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建成区升级改造步伐。二是全力抓千亿级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写入《指导意见》的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华强电子高端服务业基地等项目,加快专业园区建设。三是全力抓创新能力提升。加快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参创新工作站建设,加快物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设。四是全力抓民生实事。加速路网建设;须水河生态水系输水工程力争年底前通水;2015年,无线宽带网覆盖面积达65平方公里等。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文/图 汽车工业建设挑大梁 先进制造业新城走前头 ——访经开区党委书记崔绍营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作为基层干部,深感振奋!”郑州经开区党委书记崔绍营说,按照卢展工同志对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要求,经开区要由原来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转向先进制造业新城建设,全面实施先进制造业新城规划。 面对难得机遇,经开区如何有新的作为?崔绍营表示,一是要继续着眼于项目带动。更加重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集结。在产业定位上,重中之重是强化汽车工业,目前,经开区已经聚集了日产、海马、宇通等一批整车企业和36家零部件企业,省九次党代会前一天,东风日产60万辆发动机生产项目正式开工,这都为经开区壮大汽车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要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发挥龙工集团、中铁盾构、郑煤机液压支架等国内一流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全面提升食品工业,在先期成功引进中粮、中烟、双汇、益海嘉里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服务,帮助企业尽快投产。 “经开区既要做好老城区这篇文章,又要规划建设好滨水新区。”崔绍营说,在提升老城区方面,将积极盘活老城区闲置的土地资源,通过规划调整,引进商业、金融、企业总部等业态,使老城区更加宜居。目前,已经与丹尼斯达成协议,将在经开区建设丹尼斯最大的超市,一些企业总部入驻也指日可待。在规划建设滨水新区方面,前期论证已经结束,争取用5年时间,投资12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商业、居住、休闲为一体的新城区,努力使滨水新区成为郑州的新亮点。 本报记者 裴其娟 文/图 争做郑州都市区建设 先行区首善区示范区 ——访郑东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福民 卢展工同志在参加省第九次党代会郑州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挑大梁,走前头”。作为中原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郑州新区建设桥头堡的郑东新区,有责任、有义务、有基础、更有能力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挑大梁,走前头”。郑东新区将抓住机遇,勇于担当,突出特色,全面发展,争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首善区和示范区。 郑东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福民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郑东新区将重点推进三个重点区域开发,着力做好四项工作。 三个重点区域:一是龙湖地区。以龙湖工程和CBD副中心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开发。二是龙子湖高校园区。加快高校建设和湖心岛开发,完善园区配套,优化园区功能。三是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以高铁新客站投用为契机,加快周边开发。充分发挥三个重点区域的带动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11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 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作用,在打造现代服务业基地方面先行先试。二是打造“高端人才高地”。大力建设培训中心和研发中心等服务设施,建立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打造留人用人环境。三是打造“市民服务高地”。加快学校建设,打造品牌名校;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加强社区管理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打造“物流产业高地”。以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为依托,打造物流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王文霞 侯爱敏 文/图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