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帮友炒股亏损
须按约定赔偿
郑州机场增加航班密度和通航点
薄利多销与留余哲学
郑州文交所进军浙江
第四届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启幕
郑州都市区建成什么样?
百家外来投资企业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我市钢材价格下降
涉税审批一站办理
限时办结立等可取
我国外贸总值
突破3万亿美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薄利多销与留余哲学

某日偶遇一企业老板,该君一席话很让笔者感叹:“我们做产品要薄利多销,不能把价格定得太高,你要是把钱都赚完了,市场和老百姓都不会答应。”细细想来,说得确实很透彻。

关于利益问题,老祖先的两句话经常被人念叨。一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句是说,逐利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商界做企业拓市场更是以利为先。二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句是说,尽管我们需要利、需要财,但是不能“唯利是图”,不能“见钱眼开”,而要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也即通常说的“诚信经营,合法谋利”。用此两句话比照分析前述老板的话,感觉就更有嚼头了。做企业拓市场,必须赚取利润,赔钱的买卖不能干,但如果置百姓感受和市场规律于不顾,非要把价格定得很高,去追求所谓的“利益最大化”,终有一天会被消费者摒弃,被市场淘汰。大概这就是那位老板所说的“市场和老百姓都不会答应”吧。近年来,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沿海一些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不少企业开始把资本和注意力转向房地产等所谓的暴力行业,结果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不但没能从房地产业捞到“大鱼”,就连企业原来的主业也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如此教训,值得深思。

相反,按照“薄利多销,细水长流”原则做产品做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基业长青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都不鲜见。“富甲一方,恩泽十二代”的康百万,就是这一原则的践行者。更值得称道的是,康氏掌门人又在多年经商经世的实践中,把这一“事不做绝,财不赚尽”的哲学进一步提炼升华,总结出了留芳百年的“留有余”文化,对经商经世做人做官都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是自然之道,更是人生哲理。康家之所以能创造“富及许多代”的神话,与“留有余”家训不无关系。传家治业如是,为人处世亦然。此虽古人家训,却经风雨历练,甚至凝聚了千万古人的心血智慧,于今人尤其是传家治业者、商海搏击者依然受用。

本报记者 宋建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