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0
1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糖炒栗子

杜丰芮 王瑞明

栗,亦称“板栗”,有“干果之王”之美誉。每到金秋季节,商贩们在街头闹市放一炉子,支一口尖底大锅,锅下的柴烟四起,栗子在专制的黑油沙中(配有香油、饴糖),经紧炒、缓炒、焖炒传统方法操作,直到翻炒熟止,炒出的栗子呈棕褐色,带有如花似蜜的芳香气味,吃起来妙趣无穷。

糖炒栗子在我国已颇有历史。宋代大诗人陆游爱吃栗子,有《夜食炒栗子有感》一诗,其中就有“山栗爆燔疗夜饥”的句子,提及的就是炒栗子。

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还记载了北宋首都汴京的一家炒栗子的名店“李和炒栗”。书中说的是:金人入侵,攻占了汴京以后,便下令强迫汴京人口迁往燕都。李和的炒栗子店也随之流离至燕地,人虽继续以炒栗为生,而心却常系故园。到了南宋时,朝廷遣陈长卿和钱恺出使燕地,一日他们走在街上,“忽有人持炒栗十枚来献,自称汴京李和,言罢,泪流而去”,陈、钱二人手捧炒栗,眼望远去的李和,心中无限惆怅。这也是亡国之人献板栗留念,以寄恋国怀土的一片情思。而赵翼自此断言,“今京师炒栗即其遗法”。也就说,北方炒栗子的方法,原是李和带将过来的。

清朝末年,郑州苑陵街西口有家湖北汉川县人刘维才开的“香四方”糖炒栗子店沿用传统制作方法,炒制的糖炒栗子,曾闻名远近。时至今日市面上的糖炒栗子制作方法也没有多大变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