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美国弗吉尼亚州有一处没有名称的工业园,园内有一处不起眼的砖砌建筑,那里,是中央情报局监控海外网络舆情的大本营“开放源中心”。 中心主管道格·纳坎近期接受美联社记者金伯利·多齐尔专访,介绍中情局网络监控相关情况。美联社4日说,这是这支从未正式对外公开的情报团队首次公开面对一名媒体记者。 监控范围主要是互联网 这一网络监控中心2001年后设立,起初由当时一个调查“9·11”事件的委员会建议。设立之初,中心主要目标是专注美国以外地区互联网上的恐怖主义情报和武器扩散情报。 随着时间推移,这支人数保密的团队现已拓展监控范围,微博客、社交网站、报纸网站、电视媒体网站、社区电台网站和互联网聊天室都已成为这座砖砌小楼的挖掘对象。 美联社说,这支团队监控多种语言言论,除英语外,阿拉伯语、汉语、乌尔都语等等几乎所有中情局认为有价值监控的语言都被列入监控清单。 在程式上,例如针对某起国际或地区事件,监控员截取网络留言、甚至直接录制网络聊天语音片段,而后比对这个国家在同一事件上的媒体观点,最终整合成这个国家对这起事件的舆论反应,递交白宫作为参考。 监控员遍及全球使领馆 中心主管纳坎告诉美联社记者,大多数网络监控员在弗吉尼亚州总部,但也有人广泛分散于美国遍及全球的使领馆内,以便“近距离把握脉搏”。 纳坎介绍,这些网络监控员知道如何深度检索所需信息,他们诡诈且善于破解互联网的秘密,“知道如何找到别人压根以为不存在的东西”。 或惹争议担心遭受攻击 在回答美联社记者有关社交网站和微博客是否代表舆论的问题时,纳坎说,越来越普及的手机端交友软件使这些公开的网民言论更具参考价值。 中心副主管向美联社记者介绍一桩案例。近两年泰国“黄衫军”、“红衫军”在街头闹事期间,这名副主管与其他19名相同职责的人员“潜伏”在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内。集会和清场最胶着时,一些集会者、甚至是警察本人借助手机在微博客和社交网站上发布消息和现场图片。网络监控员交叉评估消息发布者的前后消息和图片,认出哪些是可信信息。最终,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将一批报告传回华盛顿,其中三分之二成为各部传阅的开放分析报告。 中情局此刻向美联社记者介绍“开放源中心”的用意不详,“开放源中心”的海外作业模式是否会招惹一些国家的反感也不清楚。但中心主管纳坎请求美联社记者不要公开中心的确切地址却是事实,理由是“担心遭受物理或电子攻击”。新华社特稿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