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白学文 翟银发)记者昨日获悉,近年来,新密市“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塘坝、集雨水窖为代表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新路子。
集雨水窖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新密市十件实事之一,该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并引导2563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市水务部门统一购置建设物料,及时运送到各村各户的水窖、水池、塘坝等施工现场,调动群众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制定《蓄水工程技术标准》,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为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该市制定了《新密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办法》,实行 “自建、自管、自用、自有、财政补助”的办法,发放产权证书,明确产权归农户个人所有,可继承、转让、出售。并在12个乡镇和1个景区管委都成立了用水协会,设村级管理站80多个,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建得起来、运行良好。
同时,该市在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兴建塘坝、水窖,保证灌溉水源,实现增产增收,大石门集雨水窖项目就建在米村镇的万亩核桃园区。袁庄乡北横岭集雨水窖项目区,每年种植大葱都在100亩以上,种植秋蜜红桃300亩以上,年收入5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
目前,新密市已累计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9040万元,建设小水窖7400个、小塘坝36座、小水池55个、小泵站23处,整修小水渠5260米,共增加蓄水量360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43万亩,全市12个乡镇和1个景区管委、83个村、16.8万名群众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