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 改革措施有力,发展成绩喜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融入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为新郑跨越发展添砖加瓦的征程中,“十二五”开局这一年,辛店镇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抓好民生改善,大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年,辛店镇项目建设再掀新高潮,煤炭和传统建材行业取得了新发展;合村并城(镇)工作有了明显成效,群众住进了设施齐全的新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迈出了坚实步伐,切实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 近日,记者走进辛店,把笔尖和镜头对准了该镇合村并城(镇)、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党建工作,向广大读者展示开局之年辛店发展取得的成效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加强党建 让堡垒更坚固 在辛店,有这样一张小卡片,把党员和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该镇向群众发放的“便民联系卡”,这张卡上印有联系人的姓名、电话等内容。群众有什么事情,直接拨打卡片上面的电话,或者按照地址找联系人就可以解决了。 “把党员的示范作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是我们设计卡片的出发点。”辛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转变党员作风,他们精心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征求意见卡”,并在党员干部中推行了“围绕中心、承诺定责”制度,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和岗位实际进行公开承诺,建立公开承诺台账,共制定承诺书2700多份,组织点评100多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80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10多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而这只是该镇加强党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辛店镇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将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堡垒。 在该镇机关会议室,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在一起,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刚刚闭幕的省九次党代会相关精神。他们把会议精神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谈体会、谈感受,为下一步发展理思路。 像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于辛店镇的党员干部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该镇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每周五集中学习,并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过程中,该镇坚持领导表率,坚持创新形式,坚持严格督查,每月调阅一次笔记,开展一次笔记展评,并由班子成员轮流对机关干部授课,确保学习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转变作风,树立形象,辛店镇党委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在广大干部中提出了“请跟我做,欢迎监督”的口号,个个身先士卒,或深入田间地头,或走进农户家中,听民情、解民意。班子成员每月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15天,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也是辛店镇党建工作的重点。该镇狠抓“三个培养”,大力推进“双强双有”工程,努力培养选拔“双强双有”党支部书记,通过“两推一选”、“两推直选”,把“讲党性,能致富,甘奉献,有威信”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目前,全镇“双强”党支部书记达到35人,双强“两委”村干部162人,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辛店镇严格落实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在民主推荐、党委考察的基础上,每村确定3~4名年富力强、政治觉悟高的后备干部,并建档立卡,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管理,确保了全镇党员数量稳中有升,党员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合村并城(镇) 让群众更幸福 宽阔平坦的街道、统一规划的小洋楼、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还有悠然自得的老人、嬉戏玩耍的孩童……走进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村,记者恍如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现在不仅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我们村里还大力发展养殖业、服装加工业,村民手中有了钱,咱农村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北靳楼村党支部书记高金亭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辛店镇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多元化投入、示范性带动、标准化建设,有效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加强引领 为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辛店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引领,就像—束明媚阳光,照射出—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为辛店镇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镇领导干部通过挂点扶持、办班培训、现场指导、驻村帮扶等形式,与广大农民—道定规划、争项目、传技术、筹资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受群众好评。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事物,为了让农村群众尽快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辛店镇大力宣传,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深入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聘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为新型社区建设监督员,全程对新型社区建设进行质量监督,通过整合多方力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科学规划 辛店镇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的思路,具体落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精心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为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保障。 在该镇某社区,一栋栋外观别致的楼房矗立在记者面前,房子设计有通透的落地窗,有地下储藏室。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里新建成的商品房,而这其实是辛店镇新落成的袁集社区。 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论是外观造型、户型设计还是配套设施的安装,都充分考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要求,这个社区设计了120㎡、80㎡、50㎡和80㎡与50㎡子母型等多种户型供群众选用。 来到社区居民樊红恩装修一新的家中,记者看到客厅内时尚的电视背景墙、厨房内现代的橱柜和厨具、卫生间内雪白的卫浴和新款的热水器,这些装修配置与城市社区居民家的没两样。 “房子规划得很人性化,特别是那间地下室,我们可以储存杂物什么的,方便得很。”樊红恩的家人边带记者参观,边跟记者说,“楼下还有健身器材,没事的时候还可以锻炼锻炼身体,真好!” 产业助推 建设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撑。辛店镇始终把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就业。 该镇立足本地实际,依托郑州市嫘祖苑禽业发展有限公司、鸿元鸭业有限公司、永泰禽业有限公司,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初步实现了购产销一体化经营,辐射带动农户500多户,年出栏鸡、鸭、猪等畜禽产品达300多万头(只)。 同时该镇充分发挥建材、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势,把培育龙头企业、扩张产业规模、强化自主创新、营造产业集群作为主线,不断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采访时看到,在辛店镇北靳楼村中心社区服务大厅,村民高华民正在办理土地流转委托书,他想把家里的几亩地承包出去,这样家里人就可以腾出时间搞经营、干工作了。 像高华民这样对外流转土地的村民在北靳楼村还有很多。该村因地制宜,发挥传统优势——林果业的同时,还成立了嫘祖苑禽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共有养鸡场13个,年产肉鸡50万只,服装加工厂两个,安排剩余劳动力百余人。 该村党支部书记高金亭对记者说,虽然村民收入比以往增加了许多,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目前村里又在规划集作物种植、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不仅实现本村群众致富,还将带动周边村庄的群众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 民生为本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着眼于民生。辛店镇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实现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该镇不但注重优化新型社区功能设计,同时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公交、给排水、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为解决生活污水问题,辛店镇还在新型社区附近规划有污水处理厂。 在该镇阳光花园社区采访时,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社区内设有村党组织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综合会议室、警务室、档案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信访调解室,还设立了服务和社会保障站、医疗计生服务站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为了营造出清洁宜人的生活环境,辛店镇还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并对路容路貌、村容村貌进行集中整治,实现了社区绿化美化,村容村貌、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社会管理创新 让社会更和谐 “有什么事情只要来便民服务中心一趟就行了,很快就能解决。”11月10日上午,辛店镇北靳楼村的赵水英在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养老保险业务时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办个什么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一个窗口就能解决问题,便民服务中心的成立真是给我们群众提供了很多方便。” 赵水英口中的便民服务中心是辛店镇今年成立的一个窗口单位。这个大的综合窗口包括劳动保障、医保卫生、土地管理、政策咨询、农业服务、合作医疗、民政救助等10个服务项目,由各部门抽调精干的业务人员,在这里实行集中受理、办理,实行“一站式”办公,群众进一道门就能办完所有的事情。 “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亲情化服务,只是我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变管理为服务,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精细化、科学化的举措之一。”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新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示范镇,辛店镇把“提幸福促和谐”作为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入调研,问计于民,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 除了成立便民服务中心,该镇还建立了“六护员”管理站,共配备“六护员”237名,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持续性的维护和管理,把村庄出现的问题快速及时地反映到相关部门。 同时,辛店镇依托市民生110,成立了民生110分中心,由镇巡防队、镇24小时值班人员、六护员管理站24小时值班人员组成,配备专门应急服务车辆、小型消防车、便携式灭火器等救援抢险装备,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半个月前,该镇贾嘴村一组吃水井的电力线被盗,影响了100多口人的吃水问题。正当大伙儿焦急的时候,有位村民拨通了民生110分中心的电话,尝试让民生110分中心帮忙解决问题。辛店镇民生110分中心接到电话后立即行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维修,一天的时间就把线路维修到位了。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辛店镇在全镇区域内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对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规范化建设,通过严格筛选人员、严格考试准入、严格岗前培训,36个行政村216名人民调解员全部配齐配强。自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至今,辛店镇村两级民调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422起,调解422起,调成403起,调成率达95%,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把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社会管理创新一年间,辛店镇做了大量探索,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收到了良好成效。辛店镇社会管理创新上的探索与尝试为全镇跨越发展凝聚了更长久的合力、更蓬勃的动力。 本报记者 赵聪聪 高凯 李伟彬 通讯员 冯晓龙 司爱琴 文/图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