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中国女排晋级伦敦奥运
市人大市政府
免费开放车位
郑州北区人才
市场启动运行
品牌效应凸显 文化实力提升
出资30余万元
赠订党报党刊
我市蔬菜流通
体系年底建成
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郑举行
全市水产养殖
面积13.5万亩
六项倡议深化中国东盟务实合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品牌效应凸显 文化实力提升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王 娟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从“十一五”开始,我市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性产业,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稳定在4%以上,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5以上。

文化产业不断加速发展,已成为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面建设郑州都市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依托项目建设

带动文化产业投资

文化产业影响着一个城市文化的整体实力。抓项目是近几年我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依托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投资,扩大文化招商,提升了文化产业档次和水平。

看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人无不赞叹这一在嵩山诞生的美丽传说。禅院之幽静、塔林之威武、小桥掩映绿树,水声、风声、虫鸣声声交错,给观众恍若置身仙境的感受。自2007年正式公演,至今年5月底已演出1000多场次,观众达100万人次。专家认为,音乐大典是对嵩山文化、少林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是目前国内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

自音乐大典落户登封以来,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活力,“做演员”也成了附近村民的“副业”。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有150余名农民已成为企业的演职人员,不仅精神生活丰富了,人变得文明了,连“荷包”也鼓了起来,成为我市发展和谐文化旅游的一个良好范本。

2010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配套工程“照见山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工程开工建设,将建成一个新的“禅”文化休闲体验基地,融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为一体,为游客提供食、住、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三期工程则力争带动当地城乡一体化建设,未来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被打造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中原旅游盛典。

这仅仅是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先后安排重点项目60多个,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黄河碑林一期、点点梦想动漫城少儿职业体验馆、康百万庄园保护与开发、杜甫故里保护与开发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建成,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改扩建、海洋馆二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等一批项目强力推进。2009年以来,文化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7.8亿元。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促进了演艺业、影视业、动漫产业等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让郑州这座既富有现代文明气息,又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焕发活力。

坚持品牌带动

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提到,要精心组织扶持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逐步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发挥文化依存集聚的独特优势,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商都文化。

演艺业发展迅速,文化品牌效应凸显。我市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努力培育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辐射力和城市影响力。(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