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邓通寨的传说
古代的泥封
王万然作品选
云水禅心
初冬时节
tpzz2111158
tpzz211114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云水禅心

田双伶

不止一次听过这曲子。

去茶城闲逛时,无意间听到一阵乐声飘来,只觉得旷远宁静,宛如身处一片自在无忧的清凉之地,于是脚步缓了,心情也仿佛于喧闹中悠然停歇。古筝的曲子听得多了,多是清婉之音,也就没有留心它的曲目名,可是那旋律却在脑海漫卷漫舒,萦绕不散,竟然记下了。

后来翻出家里的旧碟子听,才知道那曲子是《掬水》中的一个曲目。古筝奏出的声音叮咚婉转,如流水潺潺,竹林扶疏,泉石相映,只觉清如水,飘如云,灵若仙,天籁一般的绝妙。《云水禅心》,或许是这曲的不同,它的与世无争。如今不知被谁列入了佛乐,于空灵的乐声中,更融进了几分佛家禅意。

听了几遍,喜欢上了。

走路的时候,下班在街上人群中匆行的时候,喝茶的时候,向晚时分闲坐下来时,那旋律自心底萦绕起来,周遭的一切仿佛尘埃落定,静了。

在网上找曲谱,百度出好几种谱子,或长或短,主旋律相似,却配有十几种不同的词。有一阙是:“横琴对空山,得趣人忘机 ,一襟松风花零落,烟云不沾衣……”另一阙是:“花香弥漫处,绿树是菩提。人生如月水中晃,禅意藏心底……”还有一阕:“云带抹松间,晨钟心为安,若心能定心本然,透空凡尘烟,菩提应无染,鱼语……”澄澈,闲远,明净,或空灵静美,或佛性庄严。终选了司马青龙的词:“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 ,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 ”

在琴上试了几回,谱子就顺下了。我是用D调弹的,每句的间歇加上花指,使曲子有了流水的顺畅和悠然。我想,在筝上,《云水禅心》也只适于用D调,G调燥了些,C调又过高了,不合那份心境。

后来又听了碟子里另几首佛乐,一样的清朗冲淡。总是在听琴的时候,无端想起古诗中富有禅意的散句,“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多是静的。也是,若有鸟语花香便是多余了,也就失去了禅的境界。就像心底常常涌出许多的话,却又说不出来。入了那个境界,真的无可言说。

听美乐则悟禅心。江南的梅子听了这曲子后写了篇文章,文字美而雅,我觉得她比我悟得好,那样一位娴雅灵秀的女子。我想,这么多人喜欢《云水禅心》,是因它能让人心灵释然。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和窘困,是无以排解的。也许红尘俗世的烦恼太多,人们才向往神仙般的无忧境界,于是借缥缈的云水染上虚无的仙气,来营造出人间可以体味到的禅意。云水间本无禅意,也无禅心,不过是有的人看了云水的空明澄澈才有了禅心。生于俗世,我觉得能坐下来静静地喝一杯茶听一曲音乐就很好了,安下心来入自己的清幽之境,不用去看那佛语禅偈。若是非得去那青山古寺寻悟禅境以求脱俗成仙,确实没那造化。

这些日子,闲下来,就会坐在琴前,抚琴轻弹这首曲子。

他听了,说,好空灵啊。

我知道,如此拙笨之手弹奏的乐声并不空灵,无非想借这琴声,做一个云水禅心的好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