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烛有爱育桃李 粉笔无言写春秋
tba10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烛有爱育桃李 粉笔无言写春秋
——新郑市老龄先进教师速描
课间,柳银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课间,刘爱萍老师为学生辅导功课。
郭留英老师正在和学生们谈心。

平凡中的伟大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师是平凡的,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新郑教育一线的老教师们是不简单、不平凡的。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是对河南人地域性格的凝练勾勒,也是对新时期河南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种崇高就是体现在‘三平精神’之中”。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三平精神”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教书育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工作的主色调,做教师就是平凡的,可是在平凡中要有伟大崇高的“追求”,平静中要有满腔沸腾的“热血”,平常中要极富“责任感”,低调而扎实,平静而沉勇,这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姿态。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新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坚守在教育一线的老龄教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牢记使命、执著追求、勇挑重担;纵使工作生活十分单调,依然孜孜以求、埋头苦干、刻苦钻研;即便身处偏远的农村学校,依然自信满怀、志向远大、不甘平庸。他们之所以能够从平凡之中孕育出伟大,是因为保持着一股韧劲,凝聚着“三平精神”。

国强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师。在全社会重视教育、教师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教师正在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韩愈的《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上善之道,授经世之业,解人生之惑--我们成长的每一跬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向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师致敬!向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教师们致敬!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守教学一线;他们默默耕耘,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灵;他们老骥伏枥,将毕生献给了新郑教育事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观音寺镇王行庄小学柳银安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要活到老,干到老,直到干不动为止!”朴实的话语,蕴含的却满是情。 正是有了一批像柳银安这样的老教师,新郑市的教育事业才能不断迎来一个又一个辉煌。近日,记者走近长期坚守在新郑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园丁,听他们讲最动听的故事。

学生进步,我最大的快乐

——记新郑市观音寺镇王行庄小学教师柳银安

柳银安是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又是众多学生眼里的慈父。三十多年风风雨雨的教学中,他用自己的心血及灵魂塑造了孩子们心中的歌。

在平凡而又崇高的这三十九年教学生涯中,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参加教育培训、学习教育名家的专著、学习国外教育家的先进教育理论、厚厚一摞的学习记录,都是他“打铁先得自身硬”的最好证明。

如何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萦绕,又成为他不断学习、探究的动力和目标。

一次课上,柳老师在讲到36减8个位数不够减的问题时,许多同学纷纷举手,有的同学说:“例题是让我们把数学转换成小棒,先从十位上取一捆小棒(10根)解开和个位上的6组成16再减8等于8,然后拿8再把十位上剩下的20加起来得28。”有的同学说:“个位上6减8不够减,先从十位上借一个10和6组成16,再拿16减8得8,然后拿8加十位上剩下的20得28。”还有的另辟蹊径说:“利用相加做减法也行,因为28加8等于36,所以36减8等于28。”最后一个叫世豪的同学举手说:“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不从个位上减,直接从十位上减,30减8等于22,22再加个位上的6等于28。”当时他听后大吃一惊,送给这个孩子一个了不起的大拇指,同学们接着就是一片掌声。他把世豪的算法称之为世豪算法,以后哪个同学在退位减法上生疏了,就让他想想世豪算法。这样把世豪高兴得不得了,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后来他把世豪善于动脑的事情告诉了他的爸爸,他的爸爸还将信将疑,因为世豪在他爸爸的心目中总是笨。通过这次谈话,也使他爸爸对世豪增强了信心和自豪感。像这样的实例,在柳银安老师的学生中,举不胜举。学生的幸福成长让他享受到从教的快乐,新课程的探究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他常这样说: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他追求的最大的快乐。

在学校工作与家庭这台天平上,他总是向工作这方面倾斜。他说:教育工作无小事,家庭的私事算不了什么。2010年4月份,他的妻子在新郑市人民医院做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他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回医院照顾妻子,第二天一大早又赶着给孩子们上课,中午放学趁着午休时间,赶到医院给妻子买午饭,然后又赶到学校上课。就这样一天往返医院两趟,要跑60里路,却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病房的临床病人开玩笑说:“老柳,你这是上课、照顾病人两不误啊。”

迈克·富兰说: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路线和目的地必须通过旅程自身找出。柳老师说,既然选择了教改这条路,就不会怕年老,就不会怕路远,就不会停止,即便倒下,头也会向着明亮那方!

我们是清贫的,也是富有的

——记新郑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松芳

高松芳老师正在用多媒体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上语文课。

提到特殊教育,有人觉得陌生,提到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人觉得神秘。在新郑市教育界特教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二十年的高松芳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工作誓言:“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的一切。”

今年已53岁的高松芳自1990年参加河南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学习后,便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二十余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从事聋儿语言康复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经过她的刻苦努力,所教的聋童经过训练和学习,大多能发音准确,进步明显,工作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认可,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赞扬。

高老师班上有名听力障碍的学生,开始由于家庭困难等原因在村子里的小学“混”了几年,转校来到这里,很多老师不愿接这样的学生,高老师见此情况后二话没说接收了他。在村子小学被“遗忘”和被其他学生嘲笑的经历使这名学生自卑自闭,加上新环境的生疏,面对老师的手语教学和学生的手语交流,他感到更加为难了,他很难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和其他班里的学生也难以融合。看到这种情况,高老师多次找到他谈心,用真爱化解他心中的困惑和疑虑,一有空便帮他补习手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并通过“同学手拉手”等主题班会,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促进了互帮互学的良好班风,也使他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学习进步很大。如今他已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天,高老师时刻思考着一个问题:我能为孩子们留下什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班里的聋儿小丽聪明伶俐惹人怜爱,其父母愚昧无知,偏信邪言,将她满口牙齿拔掉不仅没能换来女儿会说话,还给她生活上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馒头咬不动,青菜嚼不动。高老师为了让孩子吃饱吃好,从自己家里带来鸡蛋、水果,买面包、打鸡蛋、泡馒头、炒豆腐……不断给她调换口味。一个月后,小丽吃胖了。他的父母来学校接孩子,看到孩子胖乎乎的脸感动地拉着高老师的手痛哭不止。

“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挡不住的;我们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有着奔向光明的执著!虽然距离退休已不远,但是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俯首甘为教育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记新郑市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刘爱萍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三十四载风雨,她备尝苦辣酸甜,秉承着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这就是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刘爱萍老师,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见到刘老师的时候,她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三尺讲台,传授着知识的精华,三尺讲台,培育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唯一奉献的就是对学生的一颗爱心,在我眼里,学生是一滴清澈、纯净的水,我时时地呵护着他们那纯洁的心灵。”刘老师这样概括对学生的爱。为了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刘老师自踏上教育战线以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展自身能力。为此她参加了计算机初级、中级的学习,中学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普通话的培训等等,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现在她自信地说:“我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一堂优质的教研课。”

业务上的精益求精能让学生受益匪浅,而教会学生做人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刘老师说:“在学生面前除了做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外,还要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她通过在班级开展“手拉手,同在一个蓝天下”等活动带领本班学生积极为灾区捐款,并参加多种公益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思想教育。

2007年5月的一天下午,学校要组织学生到新郑博物馆参观。虽然已有两三天身体不舒服,头晕、恶心、呕吐,本应该请假治疗,但她还是强撑着身体带领学生去了。刘老师说:“我当时也不能离开,参加一次活动,就让同学们尽量不分心,多学点东西。”等学生参观完后才回到了学校。就在当天晚上她头晕更加严重了,当时家人赶快把她送到新郑市人民医院,医生却建议转院到郑州医学院,住进该院的当天,刘老师变得痴呆了,经专家诊断为严重脑血管堵塞。“最后却留下个后遗症——左耳失去了听力。家人虽多次劝我退休,可我不愿意,我退休了这些孩子们怎么办呢。”刘老师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爱在事业,爱在奉献。在即将退休的岁月里,她仍以“师者,人之楷模”的箴言为座右铭,仍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律的准绳,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当教师,不悔的选择

——记新郑市新华路小学教师郭留英

“每当我面对一双双纯洁的眼睛时,我感到那才是世界上最纯真、最美好、最珍贵的。置身于这些孩子中,什么功名利禄、私心杂念,统统抛得一干二净。你一心只想着,怎样为他们多奉献一份爱心,为他们多尽一份责任,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茁壮成长,早日成才。”作为一名老师,她像母亲一样爱着她的学生。三十多年来,她执著着,坚持着。

挥手间,三十多年过去了,见到记者,郭留英充满了热情:“记得那是在一个初春田间,队长告诉我说村里的学校急需老师,问我愿不愿去当老师。我当时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我接过校长给我的教科书,心里既兴奋又担心。当天晚上我把教科书看了个通宵。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明眸,一声声稚纯的呼唤,顿觉三尺讲台格外神圣。于是就笃信天道酬勤,广阅博览,多思好问,然后去回答孩子们新鲜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追问。就这样边学边问,与孩子们一道好奇、好强、好胜,组成一道其乐融融的风景。如今粉笔灰虽然已经爬上了两鬓,但和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在一起,感觉自己还是那么年轻快乐!当我身心疲惫的时候,孩子们那一声声至纯至真的‘老师好’,仿佛有柔暖的春风吹遍身心的各个角落。因此,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和学生融在一起的日子走得匆忙而有意义。”

然而,家庭生活的重担,也常常压着郭老师。父母住院时,她没请过一天假;她的爱人出车祸住院半个月,她没迟到过一次;就在去年她的儿子出车祸住院两个月,她没有耽误过一节课。可她却说:“但我还是感觉自己不称职,亏欠学生的太多太多。假如来世还让我选择,当一名教师依然是我最大的渴望。三尺讲台仍会是我挥洒心血和汗水的地方。”

新郑市为一线老龄

先进教师送电影

11月14日晚,新郑市教体局、文广新局、观音寺镇领导班子一行,到观音寺镇王行庄村,为一线教师柳银安送去一场精彩的电影。该市教体系统二级机构负责人、观音寺镇全体教师及王行庄村的乡亲们观看了电影。此次活动拉开了新郑市为优秀园丁送电影的序幕。

该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让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感到幸福、光荣,该局授予32名老龄先进教师“新郑市优秀园丁”称号,并颁发2011年新郑市教体局“园丁奖”,把他们的事迹编成书,让每个学校的图书馆珍藏,还要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据悉,此次为优秀园丁送电影活动计划向32名优秀园丁送电影32场,并为每名优秀园丁送上一台大容量洗衣机。

在当晚的启动仪式上,学生代表还向柳银安老师敬送了鲜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