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5
17
网络围观

全民起哄
《江山如此多娇》
幸福只需一小瓶
刘禹锡与《陋室铭》
喜欢白开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络围观

全民起哄

网络围观

全民起哄

杨文毅

当今国民的精神,麻木迟钝又敏感脆弱,焦虑狂躁的多,成熟理性的少,这涉及一个复杂的问题——国民性。当年鲁迅先生提出改造中国民众的国民性,后来台湾的柏杨先生、李敖先生对此也有论述。在社会由过去的“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民的角色意识也正在渐渐地苏醒,但由于转型期来得太迅猛,以至于我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如此开放的而多元的世界,竟然手足无措,一时从官方到民间均感到无从应对。

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要素条件有三个:一是利益驱动,即与自己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二是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即合法合理的诉求渠道;三是自身利用该平台表达诉求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我们现在是后两点比较欠缺,造成公民利益攸关的诉求表达出口不畅或表达不出来(能力与水平),因此而以扭曲的方式或变态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与愤懑。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形成“围观”、“看客”与“起哄”。互联网在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成为许多网民“挟持”利用的利器,一些社会事件或公民热议的问题(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方面),成为他们发泄的出口,以自己的好恶标准来评判是非对错,以片面的价值取向(如同情弱者、权势者必腐败等)来取代现实层面的东西,认为只要符合社会道义、常理的(不论是否违法违规等)均是应该颂扬的,形而上学的简单化、机械化理解、口诛笔伐、网络暴力一片,有时甚至冷漠无理性,如杨佳事件、湖南爆炸国税分局等事件,一味叫好。去年央视大火,也是一片喝彩,网络围观者,看热闹者,瞎起哄者更是不计其数。甚至一些偶发的社会事件在一些网民的杀伐声中误导了事件的处理,“网络水军”也乘机大行其道,不负责任的谣言,猜测快速传递,仿佛他们真的了解事件真相,俨然是正义的代言人,很能引起一般民众的认同与盲从,让相关事件的处置部门不得不“软处理”、“冷处理”,最后息事宁人,客观上抬升了这些网络推手和围观者的信心与士气,自以为占据着网络话语权和道德制高点,引起一片网络叫好声。

不排除官方网络应对机制的低能与不健全,也不排除官方在某些方面企图掌控“大局”、不给地方造成被动影响形象思维逻辑的存在(有些的确是不作为或懒政、怠政)。这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失范失序的国民劣根性在网络上的集中宣泄,引来大批围观与起哄,无论你怎样做,结果如何,他们似乎都不满意,但又没有很“给力”的建议,形不成良性互动的氛围,在置官方于尴尬境地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污损着公民社会的道德标准。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在淫己淫人的意淫中享受着快感,骨子里头又是那么的虚伪,虽痛恨权势但又欲得之,虽憎恶腐败但又欲行之,不查都是好官,一查,皆是贪官,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什么逻辑!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民主,民主不是民粹,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民主是理性的、健康的,而民粹则是狂躁的、残缺的,对社会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如“文革”)。国民素质不提升,臣民心态(既媚官媚富,又仇官仇富)不调整为公民心态(责任、道义等),空喊民主是毫无意义的。

东西方社会的最大差别在对“公”与“私”(即群体与个体)的理解上。西方强调“利己不损人”,教育国民不要给社会和其他人制造麻烦,其结果是“公”、“私”和谐两利;而东方则强调“公而忘私”,教育国民时刻要以社会和人民利益至上,但结果却往往是“因私而废公”,乃至干出许多“损人不利己”的荒唐事情,其结果是“公”、“私”龃龉而两害。何也,百思不得其解,答案或许就在国民性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