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样选择各自安稳
爱情也需修理
无意识堕入情网
别栽在你的短板上
生气伤哪儿
遇到好人的条件
孙红雷:母亲捡垃圾养大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样选择各自安稳

芷 兰

这世间的人,大凡听惯了这样老套的故事,那故事可以按一个共同的标题——男人不回家。一个留守的妻子,若隐若现的另个女子,故事的三方各有心思,矛盾的铺垫有了,泼盆水还是点把火,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三角”故事如何演下去就是你的事了。

我身边有两个女子,不幸都扮演了那个留守妻子的角色,这两个女子分别属于我两个不同的交往圈子,同学圈和朋友圈。她们都很不服气,那个男人,居然让她们与这样一个女子较量:极低的文化,连个固定工作都没有,就想找个男人,“绑一张长期饭票”,为此处心积虑,算计别人的婚姻。这样的女子,纯粹一个“弱势”,横看竖看,都没你优秀,多少年之后,她们说起那个女子,还是一脸不屑。但是没用,与你较量的那个女子,不需要你的评判,你的男人心的天平为何向她倾斜?或许,也有她无敌的某样东西,或是青春貌美,或是温柔可人,或是其他的什么。总之,她有力量搅乱乃至颠覆你的生活,你就得收起你一脸的不屑。

朋友琳玲、同学影莹生活里那是“三角”大乱,都持续了五六年之久,最后琳玲选择了离婚,影莹选择了等待,若干年之后,我发现她们各自对自己的选择满意。

我知道,琳玲在那个时候,满腹的苦水需要倾诉,一不小心,我就成了她的倾诉对象,她向我诉说夫妻生活的种种细节,让我很是惊诧莫名,难以想象,一个独立的现代女子,会让自己生活在如此的细节里,这些细节表明,那男人对于夫妻感情,爱怎么践踏就怎么践踏,琳玲在他面前,已无一点尊严。在离婚的法庭上,琳玲哗哗流泪,那男人的嘴角,却只有一丝冷笑,那男人就以一丝冷笑终结了这段婚姻。我听说这细节,抱怨琳玲,说你为什么不给自己留最后一点尊严?为什么要把眼泪流给他看?琳玲与前夫各自成婚,那男人和那女子,坚持了那么多年的婚外情,终成正果,那样的坚守,也属不易,我又隐约觉得对别人的感情,不好评说。琳玲结婚后又生了个女儿,说起现在的丈夫和女儿,一脸得意,她说她那时,还想等浪子回头,真是个傻瓜。

影莹的对手是这样的女子,东躲西藏生了个非婚生女儿,她想挟孩子自重,赢得婚姻。幸好影莹是个能干的女子,家里的生意都在她手上,经济由她掌控,她切断了丈夫所有经济来源。她曾想离婚,有次甚至与丈夫写好了协议,临去办手续时她变了卦。放手与不放手,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最后,她在犹豫中选择了等待,终于浪子回头,我们不管他是真情回归还是受经济所迫,总之他与那个女子断绝了所有联系,那女子另嫁他人,影莹为丈夫的非婚生女儿付抚养费,就这样尘埃落定。前阵子看到影莹,她说幸好选择了等待,熬过了六年时间,还说丈夫其实也不坏,他们共同的孩子更是聪明有出息,家还是那个家,影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

生活有时需要你选择,尤其处理感情问题,等或不等,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不等,意味着放弃,对待感情,我们没法这样干脆,就算一丝丝希望,也会让我们苦苦等待;而所有的等待,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前程的渺茫,那就是等待的风险。等与不等,琳玲与影莹选择迥异,却是殊途同归,貌似都得到了好的结果,各自满意,各自安稳。

不知她们的满意,是否有点粉饰的成分,那华袍上的虱子,可以抖落个干净,那种种过往,可以权当没有发生。

生活没法完美,或许生活里的种种过往,让我们学会的,就是正视那种不完美——多少坎坷,都成过去,剩下的只是海阔天空!

摘自《常州日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