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巩义三农民舍身救人
上周我市肉蛋价降
蔬菜价格稳中略升
气温持续下降
本周最低-9℃
拖欠贷款已和解
不良记录应消除
《照见山居》主体完工
武汉警方悬赏10万
征集爆炸案线索
我省将在海南西北
建农作物育种基地
杜庄村的民调“三驾马车”
河南今年成人
高招录取启动
省毛体书法研究会在郑成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杜庄村的民调“三驾马车”

本报记者 赵新蛟 黄永东

惠济区老鸦陈街道办事处杜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三名民调员潘国喜、王老记、刘九如在当地颇有名气,人称“三驾马车”。2008年至今,他们先后调解村内村外民事纠纷130多起,成为方圆十里八村知名的民事调解能人。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杜庄村,听“三驾马车”聊他们的“调解经”。

“三驾马车”中,54岁的潘国喜是主任,59岁的王老记和69岁的刘九如是委员。王老记和刘九如分别担任过杜庄村的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副书记,现在是退休后返聘来村里工作。

“民调员其实真不好当。”潘国喜打开了话匣子。难就难在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是儿子不赡养老人,有的是兄弟家产分配纠纷,有的是夫妻双方感情问题,里面的是是非非不容易分辨。其次,常言说“家丑不可外扬”,一般人家有了矛盾都是内部消化。民调员去面对的,都是家庭内部无法解决的矛盾,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金刚钻,揽不得瓷器活。当过10年村主任的王老记说,要当民调员,自己得为人正派、家风和谐。都是一个村的人,大家出门不见抬头见,自身不正就没有威望。村民二组的两户潘姓人家,闹了矛盾后互不相让,王老记一到,两家人自己熄了火,因为老村主任来了,双方家长都感觉不好意思了。

当民调员必须熟知村里事务,对村民之间的关系要有基本了解。三组曾有一户村民来告状,说邻居盖房粉墙时占了他的地面,两家为此动手打架。刘九如知道两家过去就有矛盾,虽然现在房子已经盖起来,粉墙时却有了矛盾,说明是在互相怄气。他抛开房子的事,从解决两家的误解怨气着手,很快平息了事态。

当民调员还要懂政策、知法律。刘九如说,因为一些纠纷发生后,光靠调解说教不行,还需要法律法规知识做后盾。一户村民盖房,请的是邻村的一个包工头,不料在盖房过程中,包工头失足掉下楼房造成死亡。该村民认为这是包工头自己的责任,包工头的妻子则不依,导致房屋无法继续施工。民调员拿出有关法律书籍,让大家都认识到这是一种事实雇佣关系,该村民同意给予对方一定经济补偿,解决了矛盾。

做民调员更需要有超强的耐心。村里的事情很琐碎,有的一方愿意调解,另一方不愿意;有的跑一两次不成需要五次六次,甚至更多。去年年底,村里一对老年夫妇的赡养问题就曾让“三驾马车”跑了不下十几趟。这对老人虽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却无人尽赡养义务。几个子女居住分散,有的还住在外地,民调员一个一个做工作,一趟一趟征求意见,多次召集全家人开会商量,前后历时近两个月,最终让老人与子女达成了赡养协议。潘国喜说,要解开类似这样几十年拧成的“矛盾疙瘩”,没有一股韧劲,是做不下来的。

民调员工资不高,每月只有570元。杜庄村共有村民570多户,民调“三驾马车”成立以来,2009年解决纠纷30起,2010年解决43起,今年到目前为止已解决40起,不光本村居民有矛盾找他们,就连流动人员和周边村庄的当事人也经常光顾。

老鸦陈办事处综治办负责人说,民调员面对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大事,处理好了会激励一大片,处理不好就会带坏一大片,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