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企业老板人力主管
集中学习用工制度
好儿媳不离不弃伺候婆婆40年
二七区房屋征收局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工作效能
“万村千乡”农家店
全省销售破300亿
上月多种生活必需品价格走低
我省首个涉外领事
保护宣传月昨启动
农村青年创业班
即日起开始报名
大河文化博览园开门迎宾
多部门联合巡查
市容市貌环境卫生
4年专项培训2.7万
职业院校骨干教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好儿媳不离不弃伺候婆婆40年

30多岁守寡,40余年不离不弃伺候卧床不起的婆婆和全家人,刘金镏,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用不平凡的人间大爱,为身边人树起了好儿媳的榜样。近日,73岁的她被推选为郑州市文明市民。

刘金镏,1938年11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3岁时,母亲患病去世,她跟随父亲艰难度日。1958年10月,20岁的刘金镏出嫁到新郑市龙湖镇魏庄村,先后生下4儿1女,1971年,小儿子李宝建刚出生3天,丈夫因患尿毒症撒手人寰,把奶奶、父母和堂叔等四位老人,以及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留给了33岁的刘金镏。

幼年丧母、中年丧夫,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刘金镏。婆家上有老,下有小,而自己正当华年。当时,有人劝她改嫁,可她说:“俺奶奶、爸妈、叔叔年纪都大了,几个孩子也太小,我不能垮,更不能走啊!”面对未成年的孩子和满目疮痍的家,她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她既当爹又当妈,在外像男人一样下地挣工分,回家像陀螺一样忙前忙后照顾老人和孩子。为了补贴家用,她经常出门捡拾别人扔掉的饮料瓶、破烂、废品等,换回一些零钱补贴家用。

“丈夫死去那么多年,她照顾丈夫的奶奶、爹妈、叔叔和5个孩子,伺候得老得劲了。奶奶、堂叔和公公下世,都是她一手操办。”提起刘金镏,十里八村的乡亲无不夸赞。

最让刘金镏操心的,是卧床不起、多病缠身的婆婆卢玉娥。自公公去世后,刘金镏就和婆婆住到了一个床上,寸步不离地照料。寒冬腊月,为了不让婆婆冻着,每天下午5点多,刘金镏就要到床上给婆婆暖被窝,待婆婆躺下后再搂着婆婆伤残的双腿,一暖就是一夜。就这样,刘金镏躺在婆婆的脚后边,搂着婆婆的双腿,17年来从未间断。

婆婆没有牙齿,吃饭不方便,她就尽量做一些婆婆喜爱吃的、易消化的饭,一口一口喂她。女儿给她带来好吃的,她也舍不得吃,全部都给婆婆吃。有时婆婆吐得全身都是,为怕老人不舒服,她经常为老人擦洗身体后又换上干净的衣服,经常是这身衣服还没洗干净,那身衣服已经弄脏。有时婆婆半夜拉屎拉不出来,她就自制了“利便器”帮助婆婆大便,有一次婆婆半夜小便困难,疼得大叫,她就到诊所找来医生为婆婆装上排尿管帮婆婆排尿。

如今,刘金镏已是73岁的老太太了,仍然坚持照料93岁高龄的婆婆。由于腿脚不便,婆婆卢玉娥的“活动空间”只有屋内那张床和屋外的那把躺椅。刘金镏就趁天好时,用人力三轮车带着婆婆晒太阳,到街上散散心、透透风。就连走亲戚时,也带着婆婆。“刘金镏心底实啊,自己都70多了,还走到哪儿把婆婆带到哪儿……”邻居们钦佩地说。婆婆更是见人就说:“要不是我这儿媳妇,我早死了。”

刘金镏的孝举为儿媳和村里年轻媳妇树立了榜样,大家说起她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俺妈给俺们树立了榜样,在她的影响下,俺家的孩子都懂事、孝顺。”刘金镏的二儿媳妇马勤美说。

当听说为她申请文明市民时,刘金镏朴实地说:“不要报了,这都是一个儿媳应尽的义务,没啥好写的,俺婆婆年轻时受了不少苦,俺一定要好好照顾老人,让她多活几年,享享福。”

本报记者 裴其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