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一切为了民生
我市拟建290个
沿街立体停车场
30万株蝴蝶兰双节上市
省市人大代表视察
十大实事涉农工作
“网络行政”体现先行示范价值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行政”
强化便民利民意识 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推进公交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切为了民生
——新郑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陈 思 通讯员 陈 艳 张温良

开栏的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群众权益的现实需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新郑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总结推广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实践、典型经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打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本报今起和市综治委联合推出“创新管理走基层 平安建设在身边”专栏,敬请关注。

河南人看新郑,“务实重做”是较突出的特点: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88.8亿元,财政总收入43.4亿元,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2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91家,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新郑人看新郑,“和谐民安”是最美丽的风景:2010年,新郑市城乡群众安全指数达96.58%,位居郑州县(市)区之首,全省第三。荣获“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

新郑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孕育了轩辕黄帝、子产、韩非、张良、白居易、李诫等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傲然独立的精神气质,一代连着一代,照亮了新郑的人文天空。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在这里,沿着3000年前《诗经》中提到的溱水、洧水,你能触摸到中原文明的脉动。巍巍具茨山,幽幽溱洧水,厚重古城墙,神秘郑王陵,浪漫郑风苑……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与精心打造的风景胜地,让古老新郑与现代新郑穿越时空“亲密接触”。

尤其是自2006丙戌年以来,连续五届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更是极大地扩张了黄帝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黄帝故里新郑由此成为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这两年,新郑市立足定位于“建设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如何齐头并进?新郑市委、市政府以创新的决策和创新的行动做出了铿锵回答:

“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以推行‘十个所有’惠民政策为根本,(下转第二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