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纠结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改革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改革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邵培松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与生命,不创新,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文化来源于生活,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就是要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创新才能繁荣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党的智慧和英明,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个动力源泉,一是改革,二是创新。

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焕发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发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只有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重视文化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大胆突破。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持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文化发展水平上胜人一筹。

创新源于社会实践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及思维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它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而且对东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历史上,曾有一些灿烂的古代文明均先后中断了,甚至湮没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中华民族的创新传统有着重要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熔铸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家争鸣的传统,各个学派、各类学科之间的比较和切磋、争鸣和交融,有利于活跃思想、激发创新;在本质上,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的祖先崇尚海纳百川,善于博采众长,又勇于自我反省,在与各国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中国文化传统中,蕴涵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思想活力和创新精神,虽曾因封建统治的禁锢而备受压抑和窒息,但因其已渗透于整个民族的血液之中,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改造和更新。

创新要有机制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完善一套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机制,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如何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做法,符合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必须具有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

建立保证导向正确、调控适度、监管有力、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机制,确保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文化创新需要营造良好环境,先进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推动作用,依赖于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环境。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对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明确自身推动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任务,以积极有为的姿态,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应体现在研究、制定和执行文化政策法规上,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管理,推动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制定、调整、更新文化政策,推行一系列法规措施,如完善文化管理制度、文化保护政策、文化产业政策,对主导文化产业进行引导扶持。同时要借鉴市场经济的方式手段,采用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实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政府职能部门,实现对文化活动和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情况,建立分类指导、职责明确、促进发展、高效有序的管理模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理顺政府部门、社会文化团体、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独立运营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改革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目前,文化领域不少方面受传统体制影响还很深,加快文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进展。

创新须惠及于民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该依靠人民同时也应该服务人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之一。这种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基本文化权益的日益重视上,也体现在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期待上。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首先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同时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为民进河南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