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流行乐大餐
镜头对准河南娃
向纯美爱情致敬
千场演出昨日收官
“潜伏”十三年
“盛乡”终落网
尊重生命是竞技的前提
上官鹏飞事件纯属意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尊重生命是竞技的前提

刘超峰

评 论

昏迷了43天后,河南散打名将上官鹏飞还是没有逃过鬼门关,于12月12日离开了人世。一场搏击比赛何以夺去一个年轻的生命,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虽然被认定是一起意外事故,但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有其必然性,它暴露了长期以来中国搏击赛事组织不规范、搏击市场不成熟、职业化改革反复、体制不健全、裁判队伍不成熟等问题,这些都为选手的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平心而论,散打和散打选手死亡间并不构成必然的逻辑联系,因为散打规则里有明确的禁击部位。之所以出现此等惨剧,内心最应受谴责的是当值裁判和击打上官鹏飞的对手,如果上官鹏飞的对手不将拳头打向禁区,如果裁判对危险动作果断阻止,上官鹏飞也许就不会遭遇不幸。

上官鹏飞的死亡让外界看到了中国体坛一个尴尬现实:尽管各类赛事均要求主办单位和参赛单位为运动员上保险,但投保金额之低往往令保险失去了应有的保障作用。对于像上官鹏飞这样的重伤运动员来说,几万元的理赔无疑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由于商业搏击比赛发展太快,一些赛事组织者在保障运动员安全方面做得远不到位。众所周知,搏击赛事对运动员体能消耗极大,除了需要严格的身体检查,在赛事安排上也要科学和合理。然而,出于压缩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国内散打锦标赛和冠军赛都采用赛会制,这使得选手“背靠背”出战的情况很常见。国内商业比赛存在同样的问题,2010年重庆中泰拳王争霸赛,张开印就曾在3天内打了两场比赛,虽然比赛都赢了,但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上官鹏飞出事的海口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也一样,选手和裁判都面临着“背靠背”的连续作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虽然上官鹏飞之死是一个意外,但体制内赛事跟商业赛事在规则和护具方面的双轨制,无疑是罪魁祸首。上官鹏飞之后,散打比赛还要继续进行,各式各样的商业搏击赛还会轮番登场,以后会不会还有类似事件的发生还很难说。作为一项观众喜欢的运动,对散打不能一棍子打死,加强监管、合理引导、重视发展,才是科学、积极的态度。

生命已逝,无法挽回。上官鹏飞事件是个教训,更是个警示。换句话说,在竞技和生命的选择上,生命永远是第一位,对生命的尊重永远是竞技的前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