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新增的16个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市口已开工5个;12月26日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竣工通车;其他工程明年将全部开工建设,至少有4个建成通车;2013年全部投入使用,届时我市高速公路出入市口将达到26个;郑少高速市区航海路连接线、郑新快速通道等20余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连霍高速郑洛段改扩建工程新建段建成通车;G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四港联动大道)等部分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并具备通车条件;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客运北站正在加快建设,客运西站、客运东站、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区公交场站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全市已建成停车场79个,停车泊位25102个;对外开放停车泊位37836个,其中,错时开放停车泊位23264个、全天开放停车泊位14572个(含新开辟临时停车泊位4254个和恢复停车泊位1424个);同时我市还将建设小而多的立体停车场,目前已选址290处并完成选址普查工作,建设计划正在落实。
市区主干道监控无缝隙覆盖
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方面,我市积极开展交通综合整治,在规范交通秩序工作中,取缔路面临时停车泊位3000个;进一步加强对非法营运车辆、车辆超限超载、涉牌涉证、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处罚95.3万起,其中,机动车73万起、非机动车与行人22.3万起,行政拘留1178人。
加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市区单点信号机全部更新为联网信号机,由原来的170处增加到目前的495处,实现了主次干道的信号协调控制。新建视频监控600多处,基本实现了市区主干道无缝隙覆盖;2196套交通信息检测设备,可以对市区60%的道路进行流量、速度、饱和度等交通信息采集;安装56套交通诱导屏,对市区32条主、次干道进行信息诱导和发布。
加强车辆分流方面,对市区170个路口实行分时段“禁左”,对68条道路实施单行,交通信号“绿波”控制由原来的26条路段增加到了82条,“绿波”方向道路通行能力提高30%以上。持续优化道路通行环境方面,建立了公车违章没收机制,没收公车40余辆。
公共交通发展方面,我市积极增加公交车辆投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和企业自筹等渠道,新增空调舒适型公交车626台,公交营运车辆达到5153台。继续优化公交运行线路网络,新开辟公交线路27条、优化调整线路48条,公交总线路达到238条、线路总长3721.2公里,52%的公交线路延伸到了三环以外,主干线路公交平均发车间隔为3~5分钟,市内一般不超过500米就能坐上公交车。坚持降低公交乘坐费用,从去年8月1日起,我市公交空调车票价和四环内线路票价统一调整为1元,目前,仅BRT快速公交的乘坐人数就由原来的每天10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人次;公交日客运量从降价前的220万人次提高到25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由24%增长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