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思 张乔普)全年新增优质教育学位2.09万个,比原计划多增6900个;全年计划扩增医疗床位2000个,实际完成2070个;省政府要求我市建设保障性住房54429套,实际新开工55716套……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1年省、市民生实事推进情况,已投入财政资金72.8亿元用于省、市民生实事办理;98项民生实事已完成89项,剩余9项正在加快推进,有望年底前完成。
今年,我市“十大实事”涵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与救助、城乡建设、交通、教育、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等10个领域共52项,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我市事项46项,两者合计98项。
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扎实推进。全年新增优质教育学位2.09万个,比原计划多增690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3所,比原计划多建8所,建成后预计增加小学和初中教学班1030个、学位4.7万个以上;开工建设幼儿园115所,比计划多建18所,建成后预计增加教学班1341个、学位4万个; “班班通”工程顺利完成,为全市中小学校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班级学习站点。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对市二院、市三院、市九院、市十院、郑州儿童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保健中心等6所优质医疗机构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全年计划扩增医疗床位2000个,实际完成2070个。新增“片医”负责制单位6个,使全市的“片医”负责制单位达到56个,可为城区316.5万名居民提供服务。
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计划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实际发放14.97亿元;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1.9万人,实际完成13.6万人;新安置残疾人就业7803人。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对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对象实施大病救助,不设起付线,不设定病种,标准由每人每年最高5000元提高到1万元。(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