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志坚急得不行,又使劲劝拉拉手松点儿,说:“公家的钱,不要太认真。炒人是不得已的,谁叫我们做管理呢!我现在处理这样的事情,都是能为员工多争取一点儿就多争取一点儿,权当积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哪天这样的事情就会轮到我们自己头上。” 拉拉叹气说:“我倒,老易,你不是在对我进行情感胁迫吧?照你说得这么容易,经办的HR松松手,赔偿费就能高上去,那我的老板就成了吃干饭的了,内控的人也该全炒了。” 拉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易志坚还是不肯放弃给她洗脑:“县官不如现管,这话流传了千年,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拉拉有点儿烦了,她果断地打断易志坚,说:“老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欲速则不达,钱也不是万能的。放心吧,我自有我的策略。再给点儿耐心,最多再等一个月,时间一到,事情必然会有结果。” 易志坚白操心了。没过两天,万方的事情就峰回路转,比拉拉预想的还早了一个月。 万方来找拉拉的时候,可谓满面春风,一进门就对拉拉说:“我要是同意离开公司,公司应该按《劳动法》规定支付我一个月的补偿。” 拉拉倒是不惊讶,因为这也是她经常设想的结局之一,通常发生在万方顺利找到下家的时候。 拉拉笑眯眯地说:“那当然,这是公司应该给你的。” 万方说:“好吧,那我现在就在那份不续约通知书上签字,说明我没有异议。”说罢,她掏出笔来刷刷刷地就签了字,她的动作很麻利,拉拉亦毫不逊色,两人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好了。 患得患失 拉拉和童家明合写的案例分析《毕业头三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出版商看中并出版,结果卖得出乎意料的好。另外,童家明在一线城市选择了几家高校作宣讲也很成功,为他们在北京和上海的商业性培训先打了个不错的底子。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用童家明的话说,他们的事业如火如荼。 然而,拉拉却被这如火如荼弄得惴惴不安。她问王伟:“你说,人家会不会看出是我写的?” 王伟说:“你们不是用了笔名吗?谁会想得到是你写的!” 拉拉把书哗啦哗啦一阵猛翻,越翻越不放心,指给王伟看:“瞧!这个观点,还有这个,典型的DB式价值观呀!还有这些,都是童家明在DB作校园招聘时的那套东西,行内人很容易看出来的。” 王伟发笑道:“拉拉,你以为你俩能有多火?以至于行内人都注意到这么一本案例分析?你看,你和童家明已经得了不少稿费,我估计,差不多了,要不了多久这书就该卖不动了。” 拉拉大摇其头说:“你不知道,童家明作校园宣讲,老是扯上《毕业头三年》——都知道当年做管理培训生项目,就是我和他两个人合作的,这样人家很容易顺藤摸瓜的。” 王伟索性说:“知道就知道,就是你写的,怎么了?” 拉拉没好气地说:“说得轻巧!换了你是我,我不信你没压力。” 王伟满面笑容地劝拉拉:“要我说,你和童家明搭档挺好,也许真能大热,总监做不做都不打紧。” 拉拉恼火地瞪了王伟一眼,“一边儿去!” 王伟笑道:“童家明不是说,有人要买第二部的出版权,催你们接着写吗?这可是个机会。再说,作就业辅导,不也挺符合你的理想吗?” 拉拉心里七上八下,想了半天也拿不出个决断,长叹一声道:“眼前不是想拼一拼总监吗?我离这个位置已经前所未有的近,怎么可能在节骨眼上放弃?” 王伟说:“你只是在大公司待惯了,一下让你从里边出来,你有些害怕罢了。”拉拉心里烦,把冷气被往脑袋上一盖,整个人裹着被子从床的这边滚到另一边,她瓮声瓮气地嚷了一句:“不活了!” 王伟跟过去,轻轻推了推那个被卷说:“行啦,不纠结了,咱接着为总监奋斗!理想嘛,等哪天有空了再谈不迟。” 当天晚上回家,拉拉告诉王伟说李卫东办公桌上有本《毕业头三年》。王伟意识到李卫东是先听说了什么,才去看这本书的,他只得安慰拉拉道:“李卫东也许就是一时兴起,随便翻翻的。你不用自己吓自己。” 拉拉根本不信,她责怪王伟道:“我再也不听你糊弄我了。当初就是听信了你的话,我才大意了。不然肯定能把内容处理得更模糊点儿。”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