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孤儿到一代名医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关于公开选调
市委宣传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告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关于公开招聘
郑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公告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接受王跃华辞去郑州市
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接受王哲辞去郑州市
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
关于郑州市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市
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决议
郑州市第十三届人大
郑州市第十三届人大
食品安全一票否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孤儿到一代名医
——回忆我的父亲邵福元
邵福元潜心钻研解除疼痛妙方
邵华磊(右二)在指导临床手法

邵华磊

“2002年8月31日,我和父亲到深圳出诊,一路辛苦颠簸,到深圳已是晚上10点多钟,顾不上吃饭、休息,父亲就忙着为患者看病。不想这次过度的劳累,让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那天早上,给父亲打电话无人接,敲门无人应。等我们打开门进去时,发现父亲躺在地上。我哭着跑到跟前,父亲,父——亲。然而,父亲再也没能和我说过一句话。此后,父亲像植物人一样,整整躺在床上8年后,带着我们无限的眷念,永远地离开了。”

昨日,在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一间病房里,邵华磊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脸上写满了女儿对父亲的依恋。虽然父亲离开整整一年了,但她仍难掩悲痛之情。“父亲生病前精神矍铄、慈眉善目,父亲又是中医,我们子女都认为他会长寿的。但哪知深圳之行,却让他遭此厄运。”

邵华磊的声音低缓而深情,娓娓地诉说着父亲生前的故事,讲述着一代名医的成长轨迹——

【邵福元小传】

邵福元(1934.9-2010.12.27),汉族,郏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邵氏诊断法”及“邵氏无痛治疗法”创始人,全国著名颈肩腰腿痛病专家,全国颈肩腰腿痛学会理事,全国《颈腰痛杂志》编委,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名誉院长。

1

孤儿的医生梦

77年前,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6岁时被送到孤儿院。当看到很多百姓无钱治病、活活遭罪等死时,在他稚嫩的心里萌发了一个梦想:当一名医生,让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找他治病。后来,他终于走进了豫北医专,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毕业后被分配到三门峡市建筑职工医院,从事内科、儿科临床工作。

当时,建筑工人中腰腿疼病人不少,有的拄着拐杖,有的被家人搀扶着,有的被用担架抬着来求医,但那时很多医生对腰腿痛病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那不是个大病。作为内科医生,父亲对患病的职工也只能给予消炎止痛药缓解症状,无更好良方。

但病人的疼痛,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他陪病人到洛阳白马寺医院治疗,经过一阵神奇的按捏,病人的疼痛居然减轻了,这让他对腰腿痛病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父亲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为了学习,他在自行车前焊了一个板子,把要记的东西夹在上面,上下班边骑边看。晚上常常看书到夜里两三点钟,为防犯困,他就站在窗边看,还常为一个治不好的病夜不能寐,常会半夜起床,将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家里有很多瓶瓶罐罐,只要有心得,他便会记下来,投进相应的罐中,过段时间再总结。

2

钻研腰腿痛病

上世纪60年代,全国还没治疗腰腿痛专科,医学院校也未开设这方面的专业。许多患者求医寻药无门。医病无术,是较之病痛更大的痛苦,于是父亲暗下决心,专攻腰腿痛病的治疗。

为了掌握中医理论,父亲把每月节省下来的钱都用来购买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苦读,如饥似渴地泡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开始沿用前辈的“循经取穴、痛点治疗”之法为患者推拿治疗。

经过摸索、研究、实践,父亲治好了一些病人,但有些病人治不出疗效,有些治愈后病情又复发。为提高疗效和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父亲博采中医诸家大师论断、按摩之长,开展了软组织外科的临床研究,运用中医学中关于通、塞、瘀、结、痺等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从人体的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理解剖特点、发病机制、生理病理变化入手诊断,使中、西医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并总结出了“软组织病灶”这一新的学术观点,为颈椎病、关节病和腰腿痛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开辟了新的途径。

3

创立邵氏疗法

人们常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在临床中,父亲一方面运用X线片、肌电图等现代技术,同时结合触诊手感,将其记录、分析、整理、归纳。在手法方式及用力的大小上,概括出“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由浅到深”等规则,创新地提出了“松则不痛,痛则不松”这一新观点,阐明了“软组织疼痛皆因气血不通、经络闭塞而出现瘀、滞、湿、结所致”,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新的软组织手法,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邵氏手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牵引设备笨重落后,治疗时人拉手拽,为病人做牵引时,要用上四五个大夫,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用力很难均衡。治疗中往往是术者响口令,几个人一起拉,一旦配合不好,用力不当,不仅影响疗效,且容易出现差错,造成医疗事故。

那时,父亲萌生出一种研制机械牵引床的强烈愿望。对机械制造一窍不通,父亲便买来有关书籍埋头钻研,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工厂里虚心求教,蹲在机器旁,细心观察机械的运转情况。几十天下来,眼熬红了、人累瘦了。厂里的工人师傅、技术人员,见父亲为了病人吃这般苦都十分感动,就纷纷帮助他解决困难。1970年,父亲成功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卧式机械腰椎牵引床。后来,又改造研制出颈椎、腰椎两用牵引床,1-4型立式颈椎牵引器和功能最全、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EQAC80/400型自动按摩牵引床,使牵引技术跃上新台阶。

上世纪70年代起,父亲还致力于中医中药理疗研究。1973年,研制成“中草药低电压透敷器”,1986年,研制成中草药熏蒸理疗床等理疗设备,形成了一系列中医中药理疗体系。

4

白手起家办院

1984年,父亲在郑州市向阳医院任副院长,全省各地慕名求医的患者很多。但由于床位有限,许多病人只好投亲靠友或寄宿旅店。

为了救治更多患者,1984年7月1日,父亲创办了“郑州市向阳医院颈肩腰腿痛分院”。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一无资金,二无房舍,他就租赁农业队的房子,从一张床、一张办公桌起家,办起了颈肩腰腿痛医院。他以院为家,白天看病,晚上粉刷病房,缝制被褥,制作医疗设备……

1986年10月,颈肩腰腿痛专科医院成立,父亲始终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在任何时候,医生会看病、会治病、治好病都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专科队伍,建立一个美好的医院。为了培养人才,父亲殚精竭虑,常常无私指导,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培养了一支近200名精通“邵氏无痛诊疗法”的专业治疗队伍。

如今,医院名闻遐迩、枝繁花茂,开放床位200张,设有颈椎病科、关节病科、腰腿痛病科等12个专业科室,8个病区,7个医技科室。

5

“神指”造福患者

作为一名医生,父亲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为病人解除痛苦。看病时,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不厌其烦地询问病情。无论再晚也以病人为先,常常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有时回到家,家里还有几拨病人等着,他也不烦不气,总是先看病后吃饭。

父亲良好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一公司老总患腰痛多年,多方治疗无果,经父亲治疗月余,症状明显缓解。当病人到美国复诊,专家惊叹道:“手法治疗竟能痊愈,真是不可思议。”

这些年,世界各地邀请父亲出国讲学纷沓而来。他先后到美国、俄罗斯等地参加学术活动。2001年,父亲应邀赴俄罗斯讲学、会诊,受到热烈欢迎,并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卫生局签订协议合作办院,为中医走向世界并发扬光大做出了贡献。

人生就应该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采得百花精华,送给万家甘甜。长期超负荷看病,让父亲的身体严重透支,同事劝他好好休息,他总是说:“很多病人都是远道而来,攒两个钱看病不容易。”

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父亲倾尽毕生精力!从医50多年来从不懈怠,直到累倒在出诊的路上。2010年12月27日上午7时50分,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虽然走了,但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骄傲自豪。他把一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他的爱好就是看病、看书,从不讲究吃穿。他总是说:“能解除患者的病痛,就是我生活的乐趣,我无怨无悔。”

父亲虽然走了,我再不能见到他熟悉的笑容,听到他慈爱的声音,但他对我一生影响最大、教会最多,给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不断滋养丰富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为治愈更多患者、为弘扬中医文化而继续努力。

“生如夏花般灿烂,逝如秋叶般静美”,这就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

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邵华磊: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邵氏无痛诊疗法”第一代继承人),世界中医骨伤联合会常务理事、全国颈肩腰腿痛学术研究会会员、《颈腰痛杂志》特邀编委,先后荣获省、市劳动模范,郑州市名中医,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多个荣誉称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