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青少年越野跑锦标赛结束
■体坛动态
换帅真如换刀?
“圣诞大战”拉开NBA序幕
我市全民健身
有了五年计划
1223保险
1227慈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市全民健身
有了五年计划

我市全民健身

有了五年计划

本报讯(记者 张乔普)昨日,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到2015年,我市力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健全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计划,到2015年,全市形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覆盖城乡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建设郑州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所有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组织网络更加健全,从而力争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达到中等以上锻炼强度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周参加两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计划的实施,设施是基础。未来五年,我市将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到2015年,我市将争取建设1至2个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0所、城市体育社区俱乐部15个,同时,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野等自然条件,建设室外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而公共体育设施,则要根据功能、特点向群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各级、各类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济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未来五年,我市将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力争实现“五个一”,即: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一个体育健身指导站、一个社区体育俱乐部、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逐步形成一市一品牌、一县(市、区)一特色、一乡镇(街道)一亮点的全民健身活动格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