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7
1
《去那里寻找回来的路》
北国的雪
成功与失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鱼 刺

付天睿

一直以来,我对吃鱼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

昨日,母亲兴高采烈地煎了好几条小黄花鱼,油光烁烁,香气扑鼻。早已被食欲占据的我忘记了一切,狼吞虎咽,可谁知刚刚吞下一条,便有阵阵刺痛之感从咽喉传来,漏网的鱼刺卡在喉内。情知事情不妙,忙停止吞咽,俯身猛咳,差点呕吐出来,鱼刺依然在体内安如泰山。随后又吞咽面食,喝醋软化,它依然纹丝不动。无奈只好暂时搁置,第二天便匆匆赶往医院。医生左右细查,打上麻药,深入镊子抠掏片刻,终于取出。那是一根沾了血丝极不起眼的细长的小刺,依然在医生手中的镊子上坚毅地挺立着。

望着这个在我喉内折腾了半天的小东西,心底竟为之一凛。

这大概是被无情摧残的鱼所能给人类最后的报偿吧。

若不是十足的美味的诱惑,我一向是对吃鱼有所忌惮的。吃鱼与吃肉不同,吃肉只要把鲜有的几块骨头剔除之后,便可放心大胆地吞食。而体型再大,结构再简单的鱼,肉内也必会分布着些许不起眼的小刺,让食客不得不有所提防,小心翼翼,这大概是猪与鱼的分别吧。

猪的一生,只为能养的膘肥体壮,任人宰割。而鱼则本属于大海,无忧无虑地享受自由的生活,却被人们捕获,上了餐桌。而它们体内根根刚劲的鱼骨,亦成了死去的鱼儿对蚕食自己的人类最后的控诉与阻挠。

突然想到了胡杨,一种在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落叶乔木,它生命力顽强,耐风沙,耐严寒,耐盐碱。重要的是即便它油尽灯枯,它硕大而沧桑的身躯亦会屹立在原地千年不倒,纵然倒下,亦历经千年腐而不烂。这大概就是它的“刺”吧,面对摧残它的风沙,用自己的无血之躯诉说着顽强与不屈。

一个民族亦有如此“鱼刺”之精神,它便是神秘的玛雅,经年的战乱使得玛雅人接连命殒九泉,但践踏这个伟大民族的其他族类,当时亦不会想到——虽遭灭亡的玛雅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亦留下了世界毁灭的郑重预言,给予无情残食他们的人奋力的一刺。

有气节的人,纵知自己无法改变消亡的命运,也必会在自己的身后留下“鱼刺”,给暴戾者最后的声讨。

我开始踌躇了,下次吃鱼要如何动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