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10
4
对门的老太太
明珠本是
磨难出
大海礼赞
《企业的智慧》
富未必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明珠本是
磨难出

明珠本是

磨难出

王万然

我曾错误地认为,“老蚌生明珠”就是贝壳类的海产品如牡蛎、蚌等在海水里生活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珍珠。事实不是这样。像牡蛎一类的双贝壳类,肉体非常柔软,为了保护自己,它们的分泌物会形成珠母层,填塞在贝壳里,使身体接触的是光滑的表面。一旦受到外界的侵袭,如掉进了沙子,牡蛎就会像人的眼睛进了沙子一样不舒服,它就要分泌出珠母层把沙子包围起来,逐渐生长成珍珠。人工养珠,就是把牡蛎的肉切开,放进母珠或比较硬的牡蛎肉,两三年后,珍珠就长成,一个牡蛎就可培养一串珠子。珍珠也是经过磨炼形成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古代的千金小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只能是大家闺秀,无法成为国家栋梁,这当然与国家制度有关,也和自小接受的培养、教育有关。翻开中国文学史,那些永留青史的文学巨匠,无不是经历了苦难人生。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人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他自己也是在受到了人类最具有侮辱性的刑罚——腐刑后才创作《史记》的。古今中外,哪个栋梁之材,是在温室里成长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得起挫折的人,才能体验追求的艰辛和成功的快感。也只有经过挫折的人,才会吃一堑而长一智,像牡蛎一样“分泌”自身的保护层,强化自身的素质。国家强调要培养年轻干部,要求让年轻干部注重社会实践和深入基层,就是要年轻干部在社会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假如领导干部把年轻干部当成温室里的花朵来培养,就会让年轻干部“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脱离实践,脱离群众,最终会变成人民的“寄生虫”。为何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就是因为往往从第二代开始就娇生惯养,培养出一代代纨绔子弟,最终走向败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