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高新区:全速建设“高新城”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刚刚过去的2011年,郑州高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紧抓机遇、珍惜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 面对扑面而来的2012年,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区上下将进一步研究机遇、用好机遇,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对今年工作的要求上来,把握好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创新发展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新城”实现更大发展。 2011,起步之年精彩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城”建设起步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党委、管委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狠抓各项任务落实,重做重效,“高新城”建设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主导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面对构建中原经济区带来的“高新城”的机遇,高新区按照市委“一个区确立一个主导产业”的要求,提出打造以电子信息、软件及动漫创意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并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突出高端项目、突出主导产业项目,引进了一批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的企业。总投资46亿元的中国联通集团中原数据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微软教育云计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郑州华强电子高端服务业基地项目,总投资350亿元的IT(软件)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园区项目……全年共签约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达274亿元。 在建项目快速推进,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第一台空调已成功下线;总投资30亿元的郑州电子电器产业园项目,已有14家企业开工建设;大学科技园(西区),60万平方米土建已完成;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临科学大道5栋17万平方米已全部封顶;总投资20亿元的汉威物联网科技园和联强国际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这一年,高新区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同时,该区还成功助推新开普、新天科技两家公司顺利上市,威科姆、信大捷安等10余家企业完成改制;新增场外市场后备企业15家,通过内核的企业达15家,形成了后备到改制到上市良好的梯次队伍。高新区已连续三年每年2家企业成功上市,上市企业累计达10家,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过去一年,高新区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25个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单位之一;新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全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1760件,授权专利1045件,其中发明专利175件;区内中铁隧道、郑州机械研究所和中棉所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填补全市空白;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中棉所所长喻树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市省院合作的5个项目全部落户高新区。此外,正星公司获得“2011年度省长质量奖”,汉威电子、新天科技分别获得“2011年度市长质量奖”。 新型城市化建设成效明显。高新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成立了1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指挥部全力推进,现已完成洼刘村、郭庄村、付庄村等3个村(组)的拆迁工作,3个被确定为政府主导改造模式的试点村庄,已按时完成市政府要求工作节点。 建成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彩虹花园重振工程于4月30日启动,目前已有8家商户参与建设。科学大道“腾笼换鸟”推进顺利,沿线城市规划设计已完成。 城区功能明显完善。高新区通过BT等多种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亿元建设的11条道路已基本完工;投资1.86亿元的须水河生态水系,今年3月份将正式输水;创建工作扎实有力,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无线宽带网络已覆盖建成区33平方公里,城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2,攻坚之年再谋跨越 新年谋划新跨越。高新区把2012年确定为“高新城建设攻坚年”,紧扣“高新城”建设的总目标,围绕“11211”发展战略,抢抓机遇,重做重效,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产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产城融合战略“三个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城市化建设、主导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提升“三大攻坚”,实现“三大突破”,统筹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高新城”建设。 实施新型城市化建设攻坚,举纲带目带动全局。全力推进沟赵等试点村的村庄拆迁和安置区建设,掀起城中村改造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推进科学大道沿线“腾笼换鸟”,突出支持正弘集团投资50亿元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通过攻坚,新型城市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建成区升级改造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基础设施保障功能实现新突破:贯通建成区与高新新城的科学大道(西延)、莲花街(西延),实现全线通车,主干道成为绿色廊道,形成“五纵五横”的生态路网格局,实现高新新城与建成区整体融合。 实施主导产业打造攻坚,打造以电子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核心的1000亿级主导产业。全力以赴抓已签约项目的开工、已开工及在建项目的建设;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服务业、总部经济和建成区升级改造开展大招商,全年引进5个以上投资超5亿元项目;密切跟踪国家“新三板”试点扩容进展,确保进入“新三板”试点园区行列。通过攻坚,新兴主导产业打造实现新突破: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投产,主导产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攻坚,拉长短板促繁荣。继续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加快打造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河南教育一条街”;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总投资9亿元的郑州中心医院高新医院项目年底前完成基础工程;彩虹花园重振工程年底前开业12个项目,加快形成以彩虹花园为核心带动的高端服务区;年底前建成多功能数字城市综合管理中心,确保数字化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积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260万平方米。切实做大三产服务业文章,使高新区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城区的首选。通过攻坚,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产业规模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突破12%。 高新区还将实施“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全力争取科技部“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试点”资格;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十大创新项目”;修订完善《郑州高新区鼓励高端人才到高新区投资创业的优惠政策》,出台相应配套实施细则;加强专利申报,大力开展产学研金合作。二是着力抓好为民实事。坚决落实好“十大实事”,解决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三是着力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积极申报国家“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努力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持续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让群众更好的享受高新区发展带来的成果,在高新区生活得更加幸福。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