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2011郑州都市区践行者年度盛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手段 统筹城乡
奋力开创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手段 统筹城乡
奋力开创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市爱卫办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编辑 曾艳芳 校对 刘明辉

27

F

B

A

E

推进市场运作 增强发展后劲

C

统筹城乡创建 清洁城乡环境

转变领导方式 开创崭新局面

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一种低投资、高产出,在有限的卫生投入下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人民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爱国卫生运动转入到以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村为核心的今天,爱国卫生运动必将以它长期对民众的渐进性影响转变为对提高全民素质的跳跃性影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以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2010年郑州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但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没有止境。

2011年,郑州市把“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切实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现了政府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真情实意。

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爱卫办和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组织义务监督员协同检查10次。开展了城区办事处运转情况调研,解决了二七区后石柱梁村环境卫生问题等市容卫生老大难问题。

建立了领导干部包区、包项目责任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市爱卫办牵头指导,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领导管理机制。确保每项工作有安排部署,有制度措施,有检查考核。

市财政从资金上支持爱国卫生工作,全年投入爱国卫生工作资金2000余万元,保证了市“为民十大实事”之一的农村改厕、垃圾中转站建设以及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等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市爱卫办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查摆问题。通过督查询问对交办的事项抓落实。2011年,市爱卫办圆满完成上级领导和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下发督办查办通知书357份,有力促进了各项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全市爱国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先后举办了“郑州市城区爱国卫生工作培训班”、“郑州市2011年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培训暨改厕项目启动会”、“郑州市爱卫系统网络问政及培训工作会议”、“郑州市爱国卫生工作研讨会”等;开展了文明执法教育活动,组织执法人员技能培训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倡树新风,坚持廉洁自律的经常性教育,狠抓行风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在全市爱卫系统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将充满挑战。

面对全新开启的2012年,郑州市爱国卫生工作将以服务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为目标,围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改水改厕、垃圾中转站建设为重点,以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为推动力,进一步强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团结奋进,坚持不懈,统筹城乡,不断创新手段,持续改善民生,为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像其他社会管理一样,爱国卫生运动也需要不断与市场接轨。从2008年起,市爱卫办提出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市容管理从全面向重点、从突击向日常、从城市到城乡统筹、从行政干预到市场化运作等四个转变。

按照这一思路,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每年都有创新。而病媒生物防制的市场化运作,就是市爱卫办转变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的成功范例。

病媒生物防制,原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下发文件,由办事处和村组织对“四害”进行消杀,虽然有效果但存在应付或专业性不强等现象。为进一步调动消杀工作的积极性,发动社会参与,市爱卫办决定适应市场经济,大力推进“四害”消杀工作市场化,全面开展专业防制活动。通过公开招投标,由中标的专业化公司承担消杀任务,市爱卫办对市场化消杀的效果进行严格验收,对达不到消杀要求的公司扣减相关费用,确保消杀效果。

2010年,首先在市本级公园、广场、道路全面推行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服务。2011年,消杀工作市场化逐步推广到市内各区。截至目前,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近61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将城区106条市管道路、27个公(游)园广场、3条河渠(金水河、东风渠、熊儿河)及全市1552个无主管居民区和部分公共区域的病媒生物防制推向市场,纳入市场化服务范围,使城区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服务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23%。另外,“五小”行业市场化服务率达到20%,大中型宾馆、酒店及洗浴场所市场化服务率达到30%,机关企事业单位市场化服务率达到10%。县(市)中,荥阳市率先开展了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服务工作。

通过推行消杀工作市场化,真正把蚊蝇鼠蟑“四害”的密度降了下来,实现了病媒生物防制的可持续发展,使郑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市十次党代会提出“农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环境城市化”的要求,市爱卫办坚持城乡统筹开展创建工作,以除脏治乱为重点,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

在城区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面,市爱卫办坚持集中整治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针对部分地段垃圾积存、责任单位不作为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爱卫办组织对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整治。6月20日至7月20日,在全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积存垃圾有偿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通过采取有偿举报、现场认证和自查自清与有偿清运相结合等有效措施,对市域城乡所有积存的生活垃圾,非拆迁、施工现场积存的建筑垃圾等(1立方米以上)实施有偿集中清理,即对发现的垃圾由市爱卫办组织清理,再由责任单位支付若干倍数的清理费用。共清理积存垃圾811处、67309.473立方米(不含大型建筑垃圾), 接受群众举报657件,其中,经现场认证有效举报314件,发放举报奖金31400元。为巩固效果,集中整治后,持续对全市垃圾积存情况进行督查和清理,9~12月,共查处积存垃圾1923立方米。积存垃圾集中整治和有偿清运活动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度、美誉度。

针对部分市容管理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市爱卫办牵头组织了铁路沿线综合整治,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城区黄土裸露专项治理、火车站地区专项整治、二七广场地区综合整治、小广告专项整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南三环整治等,以点促面,切实改善城市环境。

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面,市爱卫办同样给予了人力、政策和资金支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在去年开展路容路貌整治的基础上,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二是着力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环卫体系,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水平。

在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方面,2011年,全市安排农村改厕8.5万户、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132座,市财政补助专项经费1964万元、县(市)财政落实配套资金2346.85万元,项目覆盖6个县(市)、76个乡(镇、办)、293个行政村。实际完成改厕86485户,超额完成1485户。建设垃圾中转站611座,超额完成479座。

在建立农村环卫体系方面,市财政两年投资3769.6万元,为全市建制镇(乡)和有农村的办事处配备后装式垃圾压缩车128台。目前,农村垃圾压缩车总量达1400多辆,由各级财政支付工资的镇村两级清扫保洁人员达2.12万人,做到了主要道路和村庄有专人保洁,垃圾密闭存放、及时清运,基本建成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市爱卫办积极指导各县(市)、镇、村创建卫生城(镇、村)和卫生单位,抓农村创建工作,每年都下达国家卫生县、镇、村创建任务,以创建卫生城(镇)、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为载体,达到“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联动、齐抓共管”的目的。目前,农村创建工作成绩斐然,全市共创建成5个国家卫生城(县)、16个国家卫生镇。其中2011年,新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2个、届满复审21个,新创省级卫生居民小区8个;新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44个、市级卫生居民小区23个。新创省级卫生村64个、复审重新命名21个,新创市级卫生村126个,新创省级卫生镇4个、复验重新命名2个,新创市级卫生镇5个、复审重新命名3个。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3个国家卫生城市,巩义市北山口镇、竹林镇、小关镇、新郑市薛店镇、二七区马寨镇5个国家卫生城镇,全部通过复审被重新命名。

创新手段 统筹城乡

奋力开创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市爱卫办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裴其娟

坚持创建为民 巩固创卫成果

2006年,郑州成功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市爱卫办始终牢记“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把坚持为民创建,通过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工作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市民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五小”、社区环境、市场卫生等问题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2010年,为迎接郑州国家卫生城市届满复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爱卫办组织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动员全市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掀起了一次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热潮。在调查摸底、完善城市管理台账、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先后扎实持续地开展了全面整治、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等几项活动。其中4~5月,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重点对市区街道、河渠,出入市口、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窗口单位和铁路沿线,城中村,社区单位卫生,饮食行业,游园绿地,交通秩序等10个方面进行整治;6~7月,针对人行道板、沿街立面、积存垃圾、建筑工地4个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开展了四个专项整治;8~9月,开展了重点部位重点整治,先后分两批公布了277个市容最差部位和35个被媒体曝光的市容问题。通过这些整治,共清理积存垃圾180万立方米,维修路面26.7万平方米、人行道板7.5万平方米,清理橱窗广告和乱贴乱画26万余处,整治“五小”2.7万余家、社区楼院4000余个、城中村135个、出入市口51个、集贸市场95个。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整体达标率达93.7%,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有效遏制了环境卫生反弹现象,进一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扎实有效的整治让郑州有足够的底气面对全国爱卫会对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2010年12月,郑州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卫冕国家卫生城市,再次赢回了金光闪闪的牌匾。

围绕创文工作 提升卫生素养

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爱国卫生工作责任重大。

2011年,是郑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年,市爱卫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发扬敢打硬仗、持续作战的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卫生素养明显提升。

从4月29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召开以来,市爱卫办以评优评差为抓手,坚持“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了多项整治,为郑州成功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卫生基础。

——不断深化健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养。首先,以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为依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大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爱国卫生月期间,全市制作展板600块,发放材料22.9万份,清理卫生死角8200处,清理积存垃圾1.52万吨,清理小广告等1.77万处,受教育人数11万人,起到了以月促年的积极作用。其次,开设健康教育基地和窗口,培养市民健康的生活习惯。新建56处健康教育长廊,在广场、游园、社区、单位内部、居民楼院等场所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8424个,确保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内容。同时,不断巩固健康教育示范亮点。坚持创建标准不放松,对已命名的12个健康社区(单位、学校、医院)进行复审,其中有10个通过复审。

——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卓有成效,为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目标任务,市爱卫办在全市扎实开展了禁烟工作。为创建良好的禁烟环境,市爱卫办及各县(市)区印制、张贴禁烟标志和警示标志30万份,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覆盖全市城乡,共制作宣传版面430块,印发宣传彩页25000份,劝阻不文明行为1000余起。全年开展公共场所标烟专项集中检查3次,累计检查机场、网吧、医院、超市、饭(酒)店、办事大厅等各类公共场所2448个。为完善公共场所禁烟管理机制,市爱卫办积极推动禁烟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区、办事处(乡、镇)、社区(村)和公共单位四级禁烟组织网络,加强禁烟管理。为了发动群众参与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市爱卫办进一步充实公共场所吸烟劝阻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吸烟劝阻员9万余名,通过努力,基本实现了“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的目标。2011年,新创建无烟单位108个,全市已创成无烟单位总量达到874个。

2011年岁末之际,全国爱卫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北京指出,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有效的社会组织将中国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民众的福利,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在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城市,郑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巩固和保持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1年,市爱卫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要求,和市委主要领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汇报问题”的指示精神,本着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围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条主线,不断完善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督查机制、县市卫生城镇监管机制、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机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让市民得到卫生实惠,共享发展成果,展示了爱国卫生运动旺盛的生命力,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较快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第二批后装式垃圾运输车发车仪式

“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义务劳动现场,我市机关干部在清理垃圾。

按照市委、市政府爱国卫生工作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汇报问题”的要求,市爱卫办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日督查、周通报、月排序、季评比”工作机制。针对部分基层单位对卫生检查有应付思想,“检查组来了一阵风,检查组走了稀拉松”的现象,市爱卫办每天分组在一线检查和核查问题,各级、各部门同时开展自查和互查。市爱卫办每周对日常督查情况及解决问题情况汇总通报,每月再根据群众投诉、日常督查、专项评差情况进行排序,每季度评出流动红旗单位,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评优评差机制。根据各区(管委会)自查、市爱卫办督查以及市民投诉、网评、新闻媒体曝光的情况等,每日至少评出市容环境卫生较差部位和项目10个,媒体公布名单。每月开展一次专项评差,对群众多次投诉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以及重复反弹的问题评差、排序,促进了一批市容卫生老大难问题的整改和解决。2011年,评差84批次共881个问题,排查出最差路段11条、最差城中村17个、最差楼院2个、最差集贸市场10个。

三是网络投诉机制。在中原网、爱卫网等同时开通网络投诉平台,接受社会各界关于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投诉、监督和评议。全年受理网络投诉2750条、电话投诉93条,办理率100%、整改率95%。

四是新闻曝光和问责机制。对在重大工作任务中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影响工作成效和在评优评差中连续被评差、解决问题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媒体曝光,并报请市委、市政府追究责任。

目前,市容管理已由原来的定期检查变成了日常检查,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基本实现了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地控制了脏乱差反弹。

D

创新工作机制 防止脏乱反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