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省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大战略体系撑起中原经济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文化体系
关键词:文化强省
十大战略体系撑起中原经济区
——解读《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草案)》
制图 周小舟 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 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资源环境支撑体系 中原文化支撑体系 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 创新支撑体系 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新型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 新型工业化支撑体系 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

落实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布局,必须强化战略支撑。纲要(草案)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十大战略支撑体系。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人民备受鼓舞。河南省将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昨日下午的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给出了答案。

此次大会公布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草案)》,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布局和战略支撑。

《纲要(草案)》明确,建设中原经济区,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富民强省,核心是“三化”协调,活力是解放思想,动力是改革开放,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

基本原则

纲要(草案)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坚持的几项原则: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持节约集约,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作为强大动力。

战略定位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性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发展目标

中原经济区发展目标分两步。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

到2015年,逐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财政总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化率达到48%,破解“三农”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总量指标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

到2020年,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化、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

总体布局

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推动区域互动联动发展,形成板块优势。增强郑州龙头作用和重心作用,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洛三(郑州、洛阳、三门峡)工业走廊,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能力。

依托重要交通通道,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主体功能格局

纲要(草案)明确,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中原城市群: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高洛阳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动周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

粮食生产核心区:依托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量大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

生态功能区:推进建设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新型城镇化体系

关键词:统筹城乡

提升中原城市群支撑能力 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提升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高水平规划建设郑汴新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发展城区经济,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增强县域城镇承载作用 发挥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作用,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升县城发展水平,加快重点中心镇发展,引导其他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

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基点作用 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改变。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切实解决农民进城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积极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型工业化体系

关键词:优势产业

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等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轿车、轻型商用车、中高端客车和中重卡车等四大系列优势产品,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推进郑州、漯河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发展,发展壮大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超硬材料、高强轻型合金等新型材料。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专业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郑州内陆无水港。提升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建成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

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 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新型农业现代化体系

关键词:优质高效

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 组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增产秋粮,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发展现代种业,建设全国小麦、玉米育种创新基地。

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 调整畜禽生产结构,提高生猪生产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生产,进一步壮大禽类养殖规模。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良种繁育体系。

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 积极推进农业机构调整,壮大优质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生产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料和果蔬花卉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林果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建设郑州、商丘等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关键词:功能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 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加快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开工建设郑州至万州铁路,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形成以郑州为中心、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通达开封、洛阳、许昌等市的半小时通勤圈,通达其他中心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推进航空体系建设。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

能源基础设施 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大中型矿井建设,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水利基础设施 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

信息基础设施 提升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系统、行政服务平台和区域性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关键词:人才大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适度集中、规模办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推动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一批普通中学,办好现有乡镇中心幼儿园。

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推进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实施河南大学百年名校振兴计划,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进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股职业教育,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重点学校集中,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全面推行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推进人才大省建设 建立人才、项目、技术、资本高效对接机制。加大对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人才和特聘教授人才、优秀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奖励力度。

◆创新体系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 采取更加灵活的改革措施,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业产业、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体制等改革,建设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公共服务经营权转让和民间投资公共服务的财政资助机制,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放宽市场准入,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投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和科技人才集聚能力。

◆开放型经济体系

关键词:内外互助

构建对外开放通道 发挥现有干线交通的作用,加强出海大通道能力建设,东向连接长三角、山东半岛,北向连接京津冀,西向经亚欧大陆桥至大西洋,改善对外开放的区位条件,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国际贸易规模。构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提升郑州综合保税区功能,实现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建设郑州内陆开放型示范区。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境内外投资者进入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

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推进与毗邻地区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旅游开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加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推动三门峡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鼓励焦作、济源、安阳、濮阳、鹤壁与晋冀鲁地区,信阳、南阳与鄂皖地区,商丘、周口、驻马店与苏鲁皖地区加强区域合作。

◆中原文化体系

关键词:文化强省

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文章,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塑造中原人文精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建设中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省辖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传播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和特色文化发展,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中原风貌、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塑造中原人文精神 弘扬兼容并蓄、刚柔并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资源环境体系

关键词:绿色中原

加强生态建设 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构建“四区两带”区域生态网络,建设黄河中下游、淮河中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

加强污染防治 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健全跨流域、跨区域的污染联防联控、跨界防治机制。

资源节约利用 全面推进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加大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高效工业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加强生活节水,推进许昌、济源等创新节水型城市,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

◆和谐社会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援助扶持就业,以维权保护就业。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稳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医疗事业发展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提高扶贫标准,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武建玲 王红 王娟 王晋晋采写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