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吃肉与骂娘
“廉政”要经得起节日考验
“回家”二字何时才能充满温情
假如是领导冒雨观看学生撑伞表演
机械休息
春运大考需要大智慧大联网
美满婚姻该如何寻找?
应是市场和社会责任感确定“新校车标准”选择
“围观”推动PM2.5治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廉政”要经得起节日考验

廉政建设是个使用率很高的词汇,无论是在官场或是在民间,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廉政问题,尤其是春节将至,廉政问题更十分突出地摆在了各级领导面前。对位高权重的权势领导,过节问题并不如老百姓那样畅快而又简单、喜庆而又从容,他们中的一些人仿佛过节犹如过“劫”,过节之难恰似要渡过一劫。何也,搞得不好,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无法预测起爆时间,且引线在别人手中掌控);也可能因自己洁身自好而将有个人利益诉求的托情送礼者拒之门外而得罪许多人,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遇到明礁暗滩,种种麻烦;更可能因为自己是否给更高一级的领导表示“心意”而但心上边给自己穿小鞋、受冷遇,忘却并忽视了你的存在。凡此种种,他们对过节的感受或许真不同于市井百姓,焦虑煎熬,反复纠结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人们在想廉政建设之外的问题,为什么重大节假日反而成了腐败高发期,成了廉政建设的敏感期,看到、听到、感受到身边的人和事,仿佛反腐问题在“体制内”彻底解决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式。常听人言:×××很黑(意思是胃口很大,且有时收礼不办事),×××很够意思(有求必应,能按“规则”办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人的议论,所得结论肯定是有人亲自验证过了的,否则何来此感言!人的修行固然重要,但人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不受一点社会风气与环境的影响。试想,一个能力很差,人品低劣,毫无诚信之人靠非正常手段谋取了个人政治或经济利益最大化后,让各方面素质均高于此人的其他人如何自处,难道就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与窝囊?可见,许多人参与到非正常表达诉求的队伍中来是被动的,有些甚至是被挟裹进来的。客观地说,反腐利剑在无意中也伤及了许多“好人”(被动送礼或被动收礼种种原因又无法回绝的),在同情某些落马官员的同时,这也是组织和广大干部心中的隐痛。廉政建设如何稳、准、狠地直取要害,真值得好好思考。从感情和道义上讲,常在岸上走偶一下水和常在水中游偶一上岸的举动毕竟是有很大差别的。

现在的领导既好当也不好当,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谨小慎微事事推诿不出政绩但并无大错,这样的领导好当(只要不因腐败而出事),但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大胆推进的领导必然要冒更多的风险,要有超常规的举措才能达成工作目的,这样的领导难当,因为“陷阱”太多,主观愿望虽好,但说不定就会误入“雷区”。所以说,好干部的标准是在想事、谋事、成事之外,还要再加上不出事(真乃意味深长)。我们的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往往大而化之,可操作性不强,且在执行过程中任意扭曲,让人有点无所适从,再加上导向的示范作用,绝大多数干部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求成事,但求不出事。关键在于组织上能否慧眼识英才,拔擢那些不事事张扬、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行事低调之人,谁人不跑不送也请组织上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让这些人体会到组织上是关心关注他们的,没有将其忘掉,否则他们长期受到冷落,不跑不送的同时也不再干了,受损的还是党的事业。笔者曾在某地参加一研讨会,某市(地级市)的书记曾坦言:我在当市长时还能识人,谁能干,谁不能干我心里有数,或谁真干谁应付差事我也能识别,但在我当书记后,我真的无法识别干部了,因为在我面前他们都能呈现出最强势,最有特点的一面,而将自己的“短板”完全隐藏起来,我最苦恼的是难听到干部的真心话,难看到干部的真实面孔。书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组织,他的话说明组织上识人也并非完全准确,这恰恰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漏洞,才为权力寻租、干部跑要等非正常手段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廉政建设的话题也才显得如此沉重。

无论怎样,既在局中又在事外的人应当保持清醒头脑,牢记清人顾炎武的训诫: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难败亡,亦无所不至。廉政建设,不但要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杨文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