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2315”为春节消费支招
我省高速公路实行区间测速
四招教您吃火锅不上火
晒一晒 龙年春节怎么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晒一晒 龙年春节怎么过?

本报记者 刘冬 赵丹 高凯 李佳浩 王

春节怎么过才有新鲜感?年关将近,“过年”已经是老百姓见面聊天时最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发现,“吃”和“喝”早已不是过年时最受关注的,新郑人已经习惯将春节看做一个假期,用来健身、充电、休闲。而专家则认为,只要记住“感恩”这一内涵,通过什么固定的方式来过年并不重要,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

过年的新方式一定还有很多,这里难免挂一漏万,本报特向读者征集“过年金点子”,如果您有与众不同的创意,无论是否可行,能否实现,都请发邮件(zzrbxzxw@sina.com)告诉我们。

全家十多人同吃年夜饭

这几天,每天一下班,在私企工作的黄丹就会早早出来,到附近的各大商场、卖场兜一圈,看看有没有打折的年货。几天前,她已经帮父母和自己、男友准备了好几套衣服。

“说实话,衣服不买也没什么,但是每次一进商场,看到拥挤的人群,还是会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就忍不住想再买几件。”小黄说,小时候,过年对于她的意义就是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现在年夜饭早已在住家附近的饭店里订好,而微微“发福”的身材也不允许自己再海吃海喝了,她甚至还打算从春节开始节食。

至于那顿年夜饭,也不仅仅是小黄一家和男友一家,此外还有小黄的叔叔一家,加上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一桌十多人非常热闹。“我们家有团聚过年的传统,总觉得这样才够热闹,够喜庆。”

因为还没结婚,小黄还在畅想着红包,“今年公司年终奖大大缩水,仅仅增加了一个月的工资,原先的购物计划都受到了影响,就请家里的长辈补偿我一点吧。”这也是玩笑话,为了给长辈们准备礼物,这些天小黄已经花销了不小的一笔,预计要远远超过红包所得。

在黄丹身边,大部分朋友也是这种过年方式。小黄不少同事家在外地,这两天已经有人陆续回家,“他们平时很少谈起老家的事情,但是这些天明显地心神不宁,魂魄大概早已提前回到老家了。从他们身上我也能很强烈地感受到,过年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

“宅居”也很“潮”

过年不出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宅居”在家,通过网络拜年祝福、微博交流、视频唠嗑等方式过大年,这种与中国传统春节过年风俗截然不同的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

秦玲玲生于1985年,典型的80后一代,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新郑工作。“过年,就是吃饭睡觉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我打算从放假就开始宅着,睡觉睡到自然醒、游戏玩到眼皮打架、电视看到不想调频道,想想春节要过‘帝王般’的生活,想着都美!”秦玲玲笑着说。

秦玲玲说,聚餐太烦,电视节目又无聊,街上人多拥挤,最好的选择就是宅在家里上网,想到哪就到哪,自由!平时在单位总要背着领导悄悄上网玩,现在放假在家就可以肆无忌惮约好友打网游,和天南海北的老同学群聊。这种生活方式绝对低碳,老同学朋友见面的话,大家时间也不一定能凑齐,就算见了,胡吃海喝还浪费钱。

平时上班忙,也很少有机会宅着,趁春节长假,抛却工作的压力,来个彻底放松,由着自己的性子懒散,在家宅个够,这是部分单身男女和新婚人士的春节计划。其实,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过节宅着也是一种幸福。

“该玩的平时都玩了,该吃的平时也都吃了,没啥新鲜的,现在过春节,说到底就是陪陪父母、走走亲戚,哄老人们高兴。”家住新郑的高莉说。

高莉说:“我的‘宅居’可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不出新郑,更多的是待在家里,也有可能跟父母去郑风苑、具茨山转转。春节期间,新郑好玩的地方人肯定会爆满,我可不愿意在人山人海中挤来挤去的。”

平时上班压力大,放假期间自己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宅着也是另一种解压方式,也是为来年的工作储存能量。

春节旅游也挺好

难得的春节长假,吃好喝好当然重要,全家出外游玩一番,感受浓浓的新年味,也是必不可少。春节期间,无论出国旅游还是省内旅游,新的玩法,不妨颠覆一下往年的长假游概念,感受一场纯粹的春节盛宴。

T恤、短裙、比基尼泳装,还有太阳眼镜……肖晓这样设想:当大多数人正穿着大衣、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听着鞭炮声迎接春节的时候,她正沐浴在澳大利亚海滩的阳光下,享受着撩人的海风,和自己的亲密爱人乘着游艇在悉尼的情人港享受两人世界……元旦刚走完红地毯的肖晓,和老公商量之后一致决定节省下婚假,和过年7天长假放在一起用,过一个超长超浪漫的新年蜜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出游,体验不一样的春节风情,已经成为新郑市民过年的一种新时尚。不少市民已经提前订好假期出门旅游的机票,部分旅行社的春节报名都已进入尾声。

留守岗位是责任

2009年9月,张璐正式成为一名护士。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年三十、年初一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张璐仍然要在工作中度过。对此,她表示习惯了:“做我们这一行的,早就做好了365日天天上班的准备。春节了,大伙都放假了,但医疗服务不能放假呀。”

张璐还说,“春节上班也是我争取来的”,她见记者不理解,解释说:“同组的人多是拖家带口的,还有一位同事年底刚结婚,而我目前还是单身,时间安排相对容易一点,对于我的选择,家人也理解。”她表示,工作中与其他同事相处得挺融洽的,因此对这份工作还比较满意,虽然这个春节不能与家人一起外出拜年,但张璐表示“心里挺快乐的”。

当记者问2012年有什么新年愿望时,张璐笑着说:“希望家人、朋友们身体健康,还有,在2012年能够落实个人问题、找到人生中的另一半当然是最理想的了。”

春节再忙也一定要做的“十件事”

春节,这两个字扣紧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琴弦。对于整天忙忙碌碌把每一天过成白开水的现代人来说,“年”真是个好东西,它补充了因工作紧张带来的时间匆忙,填补了脚步匆匆造成的交流空白,让所有人在几近格式化的现代化岁月里返璞归真。过年、过年,过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民俗、民风,还有那久违了的亲情,亟待汲水滋润的天伦。

在这个龙年之春,不少人提出要计划做好十件事,让“春”、“节”、“年”、“家”等元素变得更加温暖。

第一件事: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趁着节日回家看看,与年老的父母亲聊聊家常,尽尽后辈的孝顺之意。物质赡养重要,精神赡养同样不可或缺。

第二件事:毕竟是个悠长假期,案头没了成堆待办的事务,把紧张的钟摆停下来,让身体和精神同时放松,美美实实地睡上几个懒觉,充分享受生活中的闲暇。

第三件事:今年一定要自己撰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张灯结彩布置好家里家外,营造一个具有年味的春节,一个具有文化色彩和家庭温馨感的春节。

第四件事:为孩子减负,不让寒假作业绑架孩子们的时间。尤其是带孩子看民俗演出、逛传统庙会、参加迎春活动,让他们充分用身心感知传统新年的气息。

第五件事:“吃”出年的味道。拒绝洋快餐及垃圾食品,坚决不吃那些速冻饺子,自己亲自买菜包饺子,否则饺子这种传统手艺也濒临失传了。

第六件事:串亲戚,走访多日不见的老亲戚,叙叙乡情亲情。亲戚越走越亲,长期不走动感情就生分了。家宴不可缺,但肯定不会再贪杯了。

第七件事:节日期间或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放鞭炮,或者开车跑到荒郊野外,过足放鞭炮的瘾。

第八件事:练车。虽然早已拿到驾照,但技术仍需提高。找几条刚修好还没正式通行的路,可以每天练上一个小时。

第九件事:坚持写日记,特别是写下《过年日记》之类的文字,用文字留存过年的情况及年味。

第十件事:每天抽出两个小时读书学习,不能让时间白白流走。

结 语

新春佳节每个人都在精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到外面玩也好、出去赚钱也罢,坚守岗位也好、尽享天伦也罢,总之,各人都有各人的活法。不能说谁的春节过得高雅,谁的春节过得庸俗,只要是自己乐意的方式,怎么过都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