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帝国》
初恋情人住对门
黄 昏(外一首)
常庄水库
南丁先生
小自为之
tpzz21201109
tpzz2120110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一.痖弦的生平

1932年9月29日(农历8月29日),在河南省南阳县杨庄营东庄的一位小学教师家里,生下了一个男孩,父亲给这个独生子取名“明庭”,他就是后来名闻中国现代诗坛的诗人痖弦。

东庄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只有少数几家砖房,绝大部分都是茅屋。没有电灯、电影,没有铁路、火车,只有古老的官道和一望无际的平原。痖弦的童年,就是在放风筝、滚铁环、游河塘、捏泥人、听老人们讲古老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度过的。

关于自己的家世,痖弦在《故事》一文中有过描述,该文收在号角出版社《传家宝》一书中。全文如下:

有一则真实的故事是我们王家的传家宝。这故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我这代,将来还要往下传。

我的高曾祖父家里很穷,生了五个孩子,家中只有一件大褂儿,谁出门归谁穿。大年三十夜,家里连一粒米面都没有,五个孩子饥肠辘辘地蹲在田埂上,等着卖春联和灶神的父亲带点吃的回来。远远地望见父亲的身影,孩子们兴奋地往前扑去,却看到父亲愁苦的脸,春联、一张也没卖出去!

后来,高曾祖父向娘舅借了点钱,在官路上用高粱秆搭了个棚子开起“鸡毛店”(地处偏僻无人问津的店),开始卖馒头下面条。由于过路的客商不多,十天半月也不见一个人来吃。日子依旧很艰苦。

一天,从远处踱过来一匹马,马背上驮着一位官人,已病得不省人事,任恁这匹马驮着他四处乱走。正巧走到小店门口,马停了,几个孩子手忙脚乱地把他抱下来,高曾祖母一看情况危急,马上用针灸替他医治。病人昏睡了数日,经过高曾祖父一家细心地照料,终于痊愈。

这位官人姓华,是离此地不远的一个大村子里的富人。他感激店主的救命之恩,又看到这户人家的生活实在太困苦了,便极力安排他们到华家墓园当看守。高曾祖父便收了“鸡毛店”,搬到墓园去住。一家七口勤勤俭俭,不到二十年就买了耕牛和田地,五个孩子也都争气,娶妻生子,家道愈来愈兴旺。后来,就发展成我们王家的世代福居“东庄”。

这故事是我11岁那年父亲说的。

那是个暮秋,父亲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我兴高采烈地穿上新夹袄,戴上丝绒小帽,跟着他坐着由长工驾驶的牛车前往。一路上狭道崎岖,愈走愈偏僻,父亲频频地指路,长工才不至于迷途。

车子在一处墓园旁边的废墟停了下来,废墟上只剩下模糊的地基及几个散乱的碾盘和石臼。墓园,一眼望不尽边,园中全是高耸的柏树林,风涛袭来,一派阴森森。

“这就是当年你祖爷爷给人看坟时住的地方。”父亲凝神地说:“我们王家曾经在这里一边看坟,一边给人耕田。”我只记得我在荒草地上走着,惊起墓园里乌鸦的怪声,一面思索祖爷爷一家怎能在这样荒凉的地方过日子?那时,天色渐渐暗了,风,冷不防地吹掉我头上的丝绒小帽……我起了一阵寒战。父亲在我身后,用他宽厚的大手按住我的肩头,说:“我小时候是你爷爷带我来的,今天,我也带你来。”

在另一篇“自传”中,痖弦提到:从祖父时代起,由佃农成为小地主,拥有薄田一顷,茅屋十数间。由于祖父死于匪患,家道随之中落,到痖弦小时候,家里只有三间茅屋、一小块自耕地,平时吃的是杂量、红薯,炎荒一来,就只能靠豆饼和野菜过活了。

痖弦的父亲王文清,南阳简易师范毕业,在本地的陆营中心小学当教师。虽然受的新教育不多,但他酷爱文学,尤其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曾经为开封出版的一家杂志写过稿。他那未实现的作家梦,自然而然地就落在儿子痖弦的身上。

痖弦的母亲萧芳生,是平洛村的富家女,粗识文字,出嫁后只生痖弦一个孩子,克勤克俭地随着丈夫过活,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式妇女。

尽管如此,萧家却颇有历史渊源,是六百年前从山西迁来河南南阳平洛村的,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晋商文化。既种地,又做生意,讲究做人要有高尚的品德,经商要有高尚的商德,这几乎已成为萧氏家族的家规。萧芳生的先祖萧子明经营药铺,家业很大。他一生乐善好施,品行高洁,临终之前把欠自己债的人都请来,当众烧毁借据。萧芳生的父亲即痖弦的外祖父萧绍武也开了一家中药铺,人称“眼科先”,其医术、医德均为乡人称道。痖弦幼年常住外婆家,非常喜欢那里的文化气氛。他曾按舅家的排号,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萧梦白”。杜甫《梦李白》诗,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名句,痖弦也有梦一梦李白的渴望与期待,这或许是他后来享誉诗坛的原因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